圖為展覽現場。施佳秀/攝
圖為觀眾看展。施佳秀/攝
圖為張宗祥女兒張玖為觀眾導覽。施佳秀/攝
“爸爸!”國學大師張宗祥逝世已經50多年。16日,他的88歲女兒張玖見到照片時還是會深情地呼喚,如同他還在世。
當日日,在浙江杭州舉行的“崇文載學·鐵如意——張宗祥逝世50周年紀念特展”上,張宗祥書畫作品70余件,文稿書簡40余種,以及大量生平文獻資料公開展出,全面呈現了張宗祥的人生歷程。
張宗祥(1882—1965),浙江海寧硤石人,中國近代文化史上的一座高峰,在文學、史學、考古、金石、書畫、醫學、音樂、戲曲等方面皆有精深的修養和杰出的成就。其生平致力于搜抄善本、孤本,最為宏大的是主持補抄文瀾閣《四庫全書》,這是中國文化史上光彩奪目的大事。
新中國成立后,張宗祥先后任浙江圖書館館長、浙江省文史研究館副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浙江分會副主席、西泠印社社長等。
此次展覽不僅展出了許多張宗祥作品原件,其臨終絕筆蒲扇也在該展覽中亮相。張玖為觀眾導覽時介紹,她的父親張宗祥彌留之際,在醫院的病床上,跟家人要了一支毛筆,身邊沒有宣紙,家人就隨手拿出納涼的一面蒲扇,張宗祥就在那面蒲扇上顫抖地畫了幾筆。就這樣,這位博采眾長的學者和藝術家以筆墨的形式結束了他輝煌的一生。
像枯樹、像竹……記者看到,這把蒲扇上很難分辨他畫的圖案是什么。
作為一代大家,此次展覽吸引了許多觀眾參觀,有些甚至遠道而來。來自希臘的Maria告訴記者,她是偶爾路過被人群吸引進來參觀,因為學過幾年中文,稍微能辨別這些書法作品中的幾個字,有些字她還認不全,但是她感嘆,“這就是中國的藝術。”
記者 施佳秀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劉姍(實習)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