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天津市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副市長何樹山出席了第七次新聞發布會。這也是爆炸發生后,天津市市領導首次出席新聞發布會。
據最新統計,截至昨日9時,遇難者114人,其中確認身份54人,在這之中公安消防人員16人,天津港消防人員23人,民警5人,其他人員10人,未確認身份60人。
死傷失聯人數的變化
和16日相比,確認遇難者的人數增加了2人。由于又有一些遇難者身份得到確認,失聯者人數降為70人。其中,公安消防人員8人,天津港消防人員56人,民警6人。
由于失聯人數和沒有確認身份的遺體存在重合,天津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表示,會加快DNA的比對,核實后隨時向大家公布。
市衛計委主任王建存表示,現在醫院里面收治的傷員有698名,其中危重20人,重癥37人。一些輕傷員經過治療陸續開始出院,到目前已經累計有77人出院。“救治力量在持續增加,目前全市參與救治的醫護人員累計達到4000余人。
另外,王建存說,針對震爆傷的特點,還增派了感染、耳鼻喉、眼科類的專家進入到臨床救治專家組當中。“我們要對所有收治傷員的眼部和耳鼻喉的損傷情況進行重點篩查。”
分管安全生產副市長首次露面
首次現身發布會的天津市副市長何樹山,其分管天津市的安全生產工作。“我感到深深地自責。”會上,何樹山解釋稱,之所以爆炸發生幾天來自己都沒有參加過發布會,是因為在全權負責危化品處置,連夜制定方案,把全國專家請過來,“這個事非常復雜,非常艱難”。這幾天的成果就是,在昨日傍晚之前,核心區外圍散落的劇毒化學品(氰化鈉)基本上可以全部處理掉。
何樹山介紹,危險品氰化鈉一部分散落到外圍,一部分散落在核心區。核心區的面積大約是0.1平方公里,也就是10萬平方米的范圍之內。“我們已經在事故發生的連夜,打了一個堰,把這個核心區用土或者是沙石圍起來、封閉起來了。這幾天我們重點對散落在外圍的危險化學品進行清理、搜尋。”何樹山介紹,將離核心爆炸點半徑1公里、2公里、3公里分區進行搜尋處理,至昨日傍晚可以把3公里半徑范圍內搜尋完畢,并開始對散落進現場集裝箱的劇毒化學品進行搜尋處理。
在環保監測方面,何樹山稱,核心區旁邊有一條河流,經過監測發現,水質在標準范圍之內。而空氣經過24小時不停監測,也在標準范圍之內。“尤其是對圍堰的加固,防止下雨以后圍堰出現一些問題,所以我們隨時對圍堰進行加固、檢查,保證一旦雨水或者其他水出現以后,污染的水不流到外面去。”
對于在居民區數百米外出現的危險化學品倉庫,是否存在違規的問題,何樹山稱,這些都將是國務院的調查內容,包括距離以及審批等,均將成為國務院調查小組的調查內容。關于瑞海公司的股東情況,社會上有多個傳言,何樹山稱,調查組一定會調查清楚。
針對降雨已有預案
發布會現場,何樹山在回答媒體提問時表示,確認存在的氰化鈉數量在700噸左右,大部分還集中在爆炸事故核心區0.1平方公里范圍內。“我們到海關和工廠,對管理層和員工進行了危化品的調查,經過這幾天的工作,情況基本搞清了,但和實際可能有一定誤差,90%以上準確。”
根據最新氣象預報顯示,爆炸地點附近18日晚可能出現降雨。對于大家關注的氰化鈉遇水后將變成氰化氫,產生劇毒的問題,天津市環保局總工程師包景嶺表示,降雨有兩方面作用,好的方面是常規的粉塵將得到清洗,但由于核心區內還有地面沒進行清理,氰化物經雨淋后產生氰化氫,氰化氫本身溶于水,在酸性條件下會有逸散,但目前看來逸散的情況還不嚴重,“降雨以后什么情況我們已經有預案,將嚴密監控。”
何樹山還表示:“按照氣象預報,傍晚會出現局部雷陣雨,降雨量5毫米至8毫米。明天會降雨20毫米,周三、周四都有零星分散降雨,降雨量不大。核心區圍堰以外的區域已經嚴密地搜尋處理,整個氰化鈉散落的最遠距離只限于1公里,外圍問題不大。0.1平方公里的核心區確實存在問題,但只要不在受限空間,很快就擴散了。爆炸形成的深坑有積水,我們正在取樣。”文/本報記者 孔德婧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相關專題: 天津濱海新區發生爆炸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