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人物 > 百家 > 正文

    【聚焦秦州首屆“李廣杯”國際射箭賽】拜謁李廣墓

    小時候,每逢清明節前后,老師常帶我們去李廣墓掃墓,為我們講述李廣忠于國家、抗御外侮、保衛疆土的英勇事跡,在我們幼小的心靈深處播下了熱愛國家,熱愛中華民族,和一種不屈不撓,捍衛國家領土完整的思想和精神。從漢代以來,李廣一直受到人們高度評價和敬仰,歷代都有人為他寫贊歌。尤以唐代王昌齡的《出塞》詩最為膾炙人口:“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千百年來,李廣精神一直在鼓舞和激勵著中華兒女和侵略者進行的殊死搏斗和保衛疆土的決心。我們要牢記歷史教訓,永遠不忘國恥。

      李廣墓坐落在秦州區南山麓的石馬坪村,據說這是衣冠冢,老百姓為了紀念他,在這里修了墓冢。地方志記載:清乾隆二十八年(1739年),知府楊公命州守進行了重修,后因年久頹廢,近代再次重新修繕,墓前方形尖塔,石碑上刻著蔣中正題的“漢將軍李廣之墓”幾個大字,并建有饗堂三間,兩匹石馬待立兩傍,造形粗獷,風格古樸,傳說石馬為靈異之馬,每到夜深人靜,便跑到四川那此為富不仁的財主家禾田里覓食。回來以后到周圍的田野里奔馳踏青,并把糞拉在農田里,使莊稼年年豐收。后來,外地匪人前來盜馬,被馬連蹄帶咬,看看快要天亮,匪徒砍掉馬首逃走,故現在之馬有身無首。墓周長37.7米,以石徹成,高6米,四周植有松柏、梧桐、紅梅、迎春等花草,暮春時節,百花怒放,紅黃相映,意境肅穆,莊嚴優雅。墓上野草青青,綠茵似綿,覆蓋著先烈的英靈,每逢佳節,紛至沓來的游人,都懷著崇敬的心情,瞻仰憑吊,緬懷英烈。

      李廣(公元前186-119年)西漢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人,身材高大,兩臂如猿,善于騎馬射箭,為人口訥,不善言辭。

      孝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16年),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舉兵入侵蕭關,李廣年二十歲,以良家子弟從軍入伍,去和入侵的胡人作戰,沖鋒陷陣,十分勇敢,斬殺和俘虜了很多敵人,被封為中郎令的官職,補武騎常侍(皇帝的侍從),常隨文帝出行。一次和文帝出獵,遇到了猛虎,廣連射殺了兩只,由于用力過猛,拉斷了弓,老虎迎面撲來,廣與老虎進行了殊死的搏斗,終將老虎打死。

      后來歷任上谷、上郡、雁門、代郡、云中等地太守,和敵人多次交鋒,都以英勇果敢使敵人聞風喪膽。號:“飛將軍”。

      武帝繼位后,李廣任上郡太守兼管未央宮的警衛工作,廣行軍不講列陣,不擊刁斗,讓士兵住在水草充足的地方,并將幕府的文書簿籍等事進行了簡化,在前敵遙遠的地方設置了哨卡,很注重偵察,遇到缺糧缺水的時候,等全軍將士吃完以后,他才去吃喝,待人寬厚,從不苛求,有賞賜必分給部下,家無余才,故得到將士的愛戴,都愿為他效命疆場。

      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廣帶軍出雁門關和匈奴作戰,由于敵人兵多,李廣負傷被捉,單于聞李廣賢能勇敢,命士兵不要加害,匈奴把李廣裝在一個大網里,連接在兩匹馬的背上,讓馬馱著行走,行了十余里,李廣裝死,偷偷地窺見身旁有一胡兒騎著馬,他突然躍上胡兒的馬背,推胡兒墜地,取其弓,縱馬南馳數十里,胡兵數百騎緊追不舍,廣以胡兒弓射殺為首的追騎,因而脫險,這次因傷重而自己被俘,按漢代的法律當斬,后來納金贖罪,免去死刑,降為平民。

      廣喜好射獵,有一次看到草叢里有一只大老虎,便拈弓射去,只聽驚天動地的一聲響亮,及至看時,是大石一塊,箭鏃入石數寸,拔也拔不出來,這就是歷史上李廣射虎的故事。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廣又被任命為后將軍,隨大將軍衛青出擊匈奴,諸將都因殺敵有功而封侯,獨給李廣未記尺寸之功。過了兩年,李廣以中郎將的職務領四千騎出右北平,博望侯張騫帶領萬余騎和李廣分道進軍,行了數百里,匈奴的左賢王領四萬人馬將李廣包圍,李廣與其子李敢指揮將士沉著應戰,李廣用大黃弩射殺匈奴的裨將,敵人才松懈下來,這時候,博望侯才帶兵趕到,匈奴逃走,這次出征,張騫由于貽誤了期限而被罷官為民,李廣由于傷亡殘重也未得到賞賜。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統大軍出擊匈奴,李廣多次請求隨軍征戰,武帝以其年老不許,過了一段時間才答應了他的請求。衛青和單于作戰,單于逃走,橫渡沙漠南歸時遇到了李廣和趙食其,責問迷失道路的原因,準備上報武帝,李廣沒有答復,衛青便派長吏去廣的幕府核實情況,李廣說:“諸校尉無罪,廣自迷失道。”自己承擔了全部責任,回到軍營后,告訴部下說:“廣自從成年參軍以來,與匈奴大大小小打了七十余次的仗,這次有機會隨大將軍攻打單于,而大將軍派我走迂回遼遠的路,在沙漠中自迷失道,看來這都是老天的安排,廣已經六十多歲了,我不愿再受刀筆吏的污辱。”說罷,遂引刀自刎。

      王維在他的樂府詩《老將行》中唱道:“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寫史書的司馬遷為其立了傳,對他不幸的遭遇給予了深切的同情和崇高的評價,司馬遷發出了由衷的感嘆,“桃李無言,下自成蹊。”言雖淺近,意甚悠遠,使他名重史冊,留傳千古。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責任編輯:葉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