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書畫 > 書畫名家 > 正文

    墨彩淋漓:馮鐘云國畫中的色彩印象

    墨彩淋漓:馮鐘云國畫中的色彩印象

    墨彩淋漓:馮鐘云國畫中的色彩印象

    墨彩淋漓:馮鐘云國畫中的色彩印象

    墨彩淋漓:馮鐘云國畫中的色彩印象

    墨彩淋漓:馮鐘云國畫中的色彩印象

    墨彩淋漓:馮鐘云國畫中的色彩印象

    撰文:譚秦(獨立藝評人)

    他是1990年代初中央美院國畫系畢業的高材生,擅長武術,曾在自己詩集的扉頁上這樣寫到:“馮鐘云,現代派畫家,自由人。所謂自由,是一種不為世事所羈絆、隨心所欲的狀態……”這樣的介紹,讀者或許難以明確他的藝術風格和美學特質。當筆者面對其肖像照時,立刻能感覺到他的身手敏捷,融會貫通。觀其國畫作品,清雅的“小寫意”可見基本功和文化修養,揮灑的“彩墨”作品中更是迸發著色彩的激情,碰撞的力量,主題的駕馭和美學的升華。聯想到其名字帶來的啟示,這位年近五十的“北京爺們”,一如既往地青春歲月,云卷云舒;閑云野鶴,悠然自得;更引人關注的是歷經歲月的洗禮和人生的積淀,開始如朝暉般磅礴,晚霞般絢爛,這預示著一個新的人生階段和藝術高度的來臨;因此我們可以期盼進入下一個十年,二十年,這種風動云動、宇宙馳騁的美學氣質將是多么迷人,情鐘。

      1

    馮鐘云生于1967年,在北京的胡同中長大,兒時記憶中當然少不了文革武斗,巨星隕落。然后是“壞人”平反,撥亂反正,改革開放,市場經濟。他也實在是少年天才,18歲作品入選《八十年代中國畫展》并被美協收藏,20歲考入中央美院國畫系,大三和老師一起在中國畫研究院畫廊辦《張立辰、趙寧安、郭玫琮、高卉民、馮鐘云畫展》展覽,畢業時在央美畫廊舉辦個展,作品被陳列館收藏。然后是不慍不火地參展,十年后回到母校高研班,師從當年的恩師花鳥畫大家郭怡琮先生,慢慢活躍起來。

    他偶爾往返于澳門和北京郊區,常有隨他習武的徒弟和學畫的學生一起吃住,其中不乏國際友人??梢韵胂筮@樣一種生活和創作的狀態,空氣爽朗,天高山遠;與自然親密同行,朝夕相伴,氣質風格深入骨髓;平日所愛的戲譜唱段爛熟于心,信手拈來;白天習武騰挪,晚飯微醺后提起畫筆,酣暢淋漓,因此有了他作品的格調。

      2

    看了他的“鳥”系列,筆者想到當代藝術界的著名畫家葉帥(葉永青,1958年生,四川美院教授),仿佛黑色簽字筆留下心電圖般紊亂的痕跡,表達一種執著和投入,童真和嬉戲,更是對傳統文人畫(特別是遺民朱耷)的繼承和發展,這或許是“八五新潮”中的一種集體氣質。但馮氏的作品不那么沉重和反叛,更多了絢爛、構成和豁達,四尺整開,或對裁斗方,矛盾有致,墨紅相彰,疏可跑馬,密不透風?!柏垺钡淖髌芬嗍侨绱?,只見迷人的眼光,自得的神情,以及墨彩繽紛,動物靈性。

    更有《紅戲》,《藍戲》,《大漢風》,《千秋舞臺》,四尺整張(136X68cm)的作品,戲劇文化的精髓,名伶的醉人神態,臺上的精彩一格,隨著通透、沉穩、有感染力的礦物“原色”在墨與水的襯托和對照下格外生動傳神,述說著“京腔國韻”的板眼和節奏。還有《三羊開泰》,《印象群馬》,雖有口彩之意,命題之嫌,但彰顯著他的風格,不媚俗,不嬌作?!跋闹伞保按褐佟笨梢姰嫾夜P墨進化的軌跡,生動傳遞著花蜜的香氣,植物的精神,如在眼前,幻若夢中,想想也是醉了。

      3

    馮鐘云說:“真正好的武術家儒雅、溫和,內心的強大才能達到真正的外形的平和,所以這些前輩都是在武術創新和開創的過程之中,包括推廣武術文化的過程之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彼约旱奈湫g空間按禪宗寺院的莊嚴樸素規劃,并且在里邊做上水,一方面是因為北京干燥,如此在練武術的腹式呼吸時會比較濕潤。其中也有很多瓷器——中國傳統文化的最精華的東西,還有塤——中國最古老的樂器。凡此種種除了表向之外,當然有其對武術、藝術和文化的理解和精神的傳達。

    有人評論說“馮終日有酒,并總在豪飲,然從未見他倒下,卻是愈飲愈目光炯炯,語氣沖天,真正是一副“抽象”的人生寫照。他的“抽象線描”自然而然充溢著酒氣,松松散散的樣子,永遠透著一種機智,那是一種剛剛與上帝溝通的神采。筆在他的手中仿佛擁有自由的意志,通暢地在白色上創造奇跡。那點、線看似漫不經心,似是而非,卻咬合著嚴絲合縫的造型關系,層層推進;不斷延伸著觀者的想象空間,那是物質世界磷光閃爍的色彩空間,讓我們靜心去逐點逐線地細細品味?!惫P者想到的不是張旭狂草的“出鬼入神,倘恍不可測”(明王世貞跋),而是高揚在古希臘文明中的“酒神精神”(Dionysian)。

    從上述特質中,觀者可以感知評判馮氏彩墨作品的張力和魅力,還有人說“馮鐘云的彩墨畫具有強烈的自由氣質,他的創作狀態幾近一種心靈的迷狂,那是靈魂的自語,是心境的自然流露。在馮鐘云的畫筆下,外在的物象被分解、重構,具體、可視的形象退隱了,取而代之的是畫家心靈雜揉的絢爛色彩,他把自己的生命袒露給別人,整體的氣息率性自然,氣韻豐盈,寧靜卻不失熱烈,有時還伴隨著一種神秘的野性。那里面映射著一個自由、懶散、有時還有些茫然的影子??梢哉f,藝術是馮鐘云走向心靈自由的一種途徑?!浅錆M現代意識的抽象美、結構美,那是洋溢著生命力量的大美?!?/p>

    筆者深感作為藝評人的幸運之處:可以近距離地品味藝術家的作品,或者從故紙堆里、萬維網中找尋線索,按照長久累積的“哲學、人類學”維度進行學理化解讀;更有幸時,可以和藝術家走進工作室、咖啡館,當面聊敘,側面觀察,描述所看到、感知并且確認過的有血有肉、有喜有怒的活生生、響當當的人格。春節期間恰逢家中幼子出生,日以繼夜地撰寫了萬言“找尋十年的理想圖示”,開幕式當日年過六旬的大畫家一句“神交已久”帶來了巨大的安慰和鼓勵。而今馮先生又是一位,風格迥然,美美與共。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