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文化 > 傳統文化 > 正文

    【教師風采】記全省特級教師伏雁(圖)

    編者按:近年來,秦安縣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以提高教育質量為中心,以推進教育均衡發展為抓手,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有力地推動了全縣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全縣廣大教育工作者,特別是耕耘在教育教學一線的教師,嘔心瀝血,默默耕耘,履行著人民教師的神圣職責,為全縣教育事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在第31個教師節來臨之際,縣委外宣辦、縣新聞中心在中國?秦安網開設《教師風采》專欄,宣傳報道部分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跡,引導和激勵全縣廣大教育工作者恪盡職守,扎實工作,嚴謹篤學,奮發進取,為全縣教育事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教師風采】

    辛勤育桃李愛心鑄師魂

     ——記全省特級教師伏雁

    多年來,她始終忠誠黨的教育事業,遵紀守法,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勤勤懇懇,任勞任怨,默默耕耘,無私奉獻,贏得了廣大教師、學生、家長的交口稱贊,并先后榮獲市“園丁獎”、市骨干教師、省中小學骨干教師、省優秀少先隊輔導員等一系列榮譽稱號,2015年被評選為“甘肅省特級教師”,她就是秦安縣興國鎮第四小學副校長伏雁。

    甘當人梯勤為先充滿愛心講奉獻

    她自從走上講臺的那一天起,看著孩子們一張張充滿稚氣的臉龐,她就立志當一名好老師,鐵下心終生從教,憑著對教師職業的熱愛和對工作環境的珍惜,她全身心投入教學工作,在二十年的教學生涯中,她逐漸摸索出教育學生的“三心”規則,即“愛心、信心、耐心”,愛心就是熱愛學生,關心愛護他們,做學生的知心朋友;信心,就是教師要有信心教育好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耐心,就是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不厭其煩地耐心教育。她忘我的敬業精神和人格魅力,使歷屆學生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秦亞蘭同學因父母離異,思想負擔重,情緒不穩定,伏雁經常找她聊天,進行開導,節假日請她到家改善生活,秦亞蘭在給她的信里這樣寫道:“伏老師是我一生都難忘的好老師,您將是我人生的偶像,長大后我要像您一樣做一名好光榮的人民教師。”

    在教學上,她更是勤奮努力,她從不因為自己的私事而隨意耽擱學生的一節課,也從不因為自己做不到而在學生面前失信。二十年來,她始終在教學一線工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根據學生的性格年齡特點,建立了課外興趣小組,鼓勵學生開展輕松的數學學習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她經常用自己的錢買上一些小獎品來激勵學生,這樣,她所帶的學生普遍喜歡學習數學,多年來,她所帶的數學課成績合格率一直保持100%,優秀率達80%。

    言行一致做表率春風化雨潤學子

    伏雁特別關注學生的發展,關心和愛護每一位學生,與學生廣交朋友,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以教師強烈的事業心、高度的責任感、持久的耐心和真摯的愛心去塑造學生的心靈,使學生健康,愉快地成長。在每一級教學伊始,伏雁老師總是要花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首先了解她的教學風格,盡快度過師生的磨合期,使學生接納她、認可她、喜歡她、熱愛她,她所帶的每級學生都因熱愛她而熱愛她所教的科目,從此,她更嚴格要求自己,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以良好的師德和精深的業務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贏得了學校及師生的一致好評。

    伏雁深深感到,好老師不僅要有學問,有本領,更要像媽媽一樣慈祥善良地關愛每一個學生。她經常幫助家庭困難的學生,2002屆畢業生胡曉龍,因父親患病去世家庭困難,冬季為他買了棉衣棉鞋,每學期買學習用品,勸其解除思想包袱,完成學業。在2003年全國高考中,以優異的成績奪得秦安縣理科狀元。這位同學深有感觸地說,他的理科學得好,得益于伏老師小學時對他的興趣的培養。

    刻苦鉆研求創新不斷探索辟新路

    多年來,伏雁用“心”教書,用“愛”育人,逐步形成了嚴謹的教學風格和和諧的師生關系,走出了一條“從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出發,對目前數學教學進行一定改革”的新路子。還先后撰寫了《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實驗教學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等教學論文。作為第一執筆人參與的省級科研課題《小學教育中家長培訓問題的實踐與研究》通過省級鑒定,并將此經驗在全省推廣。2008年在全縣小學語文、數學、英語教學研討會中,執教的《分數的意義》被評為優質課一等獎,同年在全縣中小學教師優質課評選活動中執教的《三角形的內角和》,獲小學數學學科一等獎;2009年10月制作的品德與生活課件《你真棒》獲第十三屆全國多媒體教育軟件大獎賽甘肅賽區二等獎。

    她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改革之路,在新課程實驗教學中,針對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她積極倡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與實踐創新,強調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把課堂變成了學生學習的樂園,建立了新的評價機制,利用“成長記錄袋”對學生進行過程性評價,使學生時時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通過四年的改革實驗,探索出了“低年級數學活動式教學”模式,收到了顯著的效果。2004年她撰寫的論文《用新課程理念指導小學數學教學之我見》,獲天水市論文二等獎,2007年撰寫的論文《加強藝術教育,培養高素質人才》,在甘肅省第二屆中小學藝術教育論文參展活動中獲三等獎。

    不求索取,但問耕耘。在成績與榮譽面前,她將一如既往地堅持學習,不斷充電、加油,以嶄新的姿態銳意進取,不斷創新,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新的更大的成績。

    文章來源:中國甘肅網-天水在線 責任編輯:劉姍(實習)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