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電影版已殺青。
《三體》主創集結 劉慈欣:美國科幻電影崛起也是靠新人時長:4'00''
播放:97052
來源:騰訊視頻
《三體》主創集結 劉慈欣:美國科幻電影崛起也是靠新人關閉自動播放相關專輯 推薦視頻: 收起視頻正在播放
騰訊娛樂專稿(文/秦川璽)如標題所示那樣,《三體》一舉奪得世界科幻屆最高獎之一的雨果獎后,電影版《三體》的存在,看起來就更像個笑話了。這就好比,當你雙胞胎的哥哥拿了全校第一時,成績墊后的你,此時看起來就像一個笑話。
《三體》獲獎占領了昨天(8月23日)的朋友圈和微博,人們在為劉慈欣大肆唱贊歌之后,竟然甚少有人愿意花時間聊聊這部上個月剛剛殺青的電影版《三體》,為什么?
謹慎對待和投資巨大不是一回事
說實話,電影版《三體》自誕生之日起,就是個不被祝福的孩子。一方面,有固定追隨者的人氣小說改編成電影,原著黨的抵抗情緒是歷來有之的,連《哈利波特》改編成大電影都有人吐槽。另一方面,電影版無論是演員陣容(馮紹峰 、張靜初 、唐嫣 ),還是導演(執導過《密室之不可告人》張番番),以及制片(孔二狗),都不太有說服力,至少在很多人看來,這是一個應該可以拍成“大片”氣質的電影,但目前看到的創作陣容,完全沒有大片范兒。
為了證明自己是“大片”,制片人孔二狗跳出來說了很多話。最經典的莫過于“投資12億,拍6部”。這樣一句話顯然讓整部電影歪了樓。原來在他的理解里,大片的意思就是投資巨大的片子。
呵呵,謹慎對待和投資巨大真的不是一回事,就像大片和大爛片不是一回事一樣。當年為拍《哈利波特》,在全世界范圍內海選哈利波特,彼得·杰克遜當年拍《指環王》也花了三年的籌備時間。而電影《三體》這個于2014年11月底開發布會宣布啟動的項目,竟然在2015年7月就已經殺青了。
當然,為了顯示自己的誠意,孔二狗還是在發布會上說,“特效將會找好萊塢團隊”、“編劇團隊由50人組成”等一系列體現人多、錢多力量大的項目賣點,但仔細分析這些賣點你又會發現更新的問題,比如好萊塢有那么多團隊,找哪一家呢?50個人的編劇團隊,聽誰的呢?
用一句流行語形容這種心情就是:“細思恐極”,或許這就是江湖上傳說的“煤老板思維”。
突然想起,2013年的時候,《人物》雜志提問劉慈欣,你最想從事的職業是什么?他答,電影制片人,“可惜我沒那么多錢”。故事的結尾大家也都知道了,《三體》被以一個很便宜的版權價格售賣給了孔二狗,劉變成監制,就是那種問他編劇是誰他都會恍惚的監制。想想當初JK·羅琳對電影版《哈利波特》的把控力,再看看劉慈欣,估計他本人也甚是無奈吧。
物料露怯,又錯過了事件營銷
一直陷入“我們巨有錢”思維里的《三體》,終于在它所有的物料上漏了怯。
首先遭遇差評的,是發布會前后公布的第一版電影預告片,也是前導預告片。無論是由一堆插畫構成的“GIF動畫”形式,還是聒噪的配樂,都遭到了大規模吐槽,這其中“太有游戲感”已經算是較輕的評價。前導預告片對一部電影來說有多重要?這是電影從文本到視覺的直接轉化,那種感覺就是“聽說了那么久,今天終于見到了”,也就是想象轉化成現實的過程。這支預告片基本決定了電影的調性、質感,《三體》卻也如此隨性對待,只能說,愛真的需要勇氣。
后來片方還默默發布了一系列定妝照和少量劇照。電影版《三體》曝光的“紅岸基地”劇照曾被“三體粉”吐槽太簡陋,還有人說操控臺太有“奧特曼”質感。
終于熬到了《三體》原著獲雨果獎,這么一個很好的,用來做事件營銷的機會,但似乎對電影《三體》來說,并沒有這樣的想法。只是在官方微博上用兩條微博直播了這一頒獎,隨后發布了一個九宮格,也只是恭喜原著獲獎而已。
五個小時之后,官方終于放出了兩張電影海報——其中主打海報像極了《盜夢空間》。
事件營銷真的這么難嗎?猶記得上個月NASA拍到的“另一個地球”開普勒-452b之后的第二天,多少電影、快消品、APP都做了與之相關的事件營銷?
想不到策劃點嗎?坐在電腦前寫稿且并不熟悉這個項目的我,花了一分鐘就想到了兩個事件營銷可以做的方向:
文章 類:“沒有雨果獎,就沒有這些經典電影”——把自己和那些改編電影和獲獎電影拉近距離;行動類:立馬宣布劉慈欣為電影版第一編?。ㄈ绻娴氖堑脑挘?,或者強調劉慈欣在電影版里所做的諸多貢獻,比如親自參與剪輯、親自參與特效設計之類。
對營銷來說,最怕的不是被罵,而是不做。
孔二狗“獲獎后發言”,透露太多小秘密
在獲獎之后,騰訊娛樂第一時間采訪到了孔二狗本人。以下是經典語錄:
“作為制片方,我們更要對得起這部小說,該加大投資就加大投資。”而此前以12億拍6部的預算,也被他推翻,“第一部到現在已經遠遠不止兩億了?!?/p>
解讀:還是煤老板思維,對得起小說就是加大投資。感覺拍好一部電影最重要的不是腦子,而是錢。
“我們想找更好的好萊塢特效大師。已經找來了世界最好的概念設計師,三體人、三體飛船等的設計已經差不多了。現在還要找一個最好的特效總監?!卑凑沼媱?,后期制作需要十個月,然而,“為了呈現最好的作品,我們寧可晚上映也不要質量不過關,十個月做不完,可以18個月,20個月,完全依照制作進度看,期限無限長?!?/p>
解讀:電影都拍完了,特效總監竟然都還沒找好,還要換特效大師。那么請問,如果更換了特效大師之后,把之前的特效全部推翻,那牽涉到演員實拍部分的內容應該怎么辦?而且拍都拍完了,竟然連三體人、三體飛船都還沒設計完……這個,似乎不符合一部科幻電影應該有的流程吧?
那么,有沒有打算以“雨果獎”為賣點開展事件營銷?對于這個問題,孔二狗的回答十分爽快:“既然說了是賣點,為什么不拿出來賣呢?”
解讀:看到這樣的回答,我的心情幾乎是崩潰的,一時不知道該用如何得體的話予以回應,腦海中只想到了這句話:“光說不練假把式,您倒是真賣??!”后來才想起來,孔二狗還有一層身份是“微博紅人”,換句話說,就是微博段子手。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