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9月20日電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西裝革履、文質彬彬、說話動輒引經據典……當外國人還把上述英國紳士階層標志奉為“文化人”圭臬的時候,英國人已經不這么看了。
日前,日本活性乳酸菌飲料企業(yè)益力多(中國大陸俗稱養(yǎng)樂多)征詢了2000多個英國人,試圖了解普通英國人眼里有文化有修養(yǎng)的人應具備哪些標志,得到的答案是驚人的。
調查顯示,去劇院(聽戲看劇……)是英國人眼里“文化人”標志的第一名,緊隨其后的是具備書畫鑒賞能力和參觀所在地的文化古跡。
此外,能夠欣賞古典音樂、關注政治時事、擁有圖書館的借書卡、能夠欣賞帶字幕的外國原聲電影、熟練使用筷子等技能也都在有教養(yǎng)者“標配”素質里排名靠前。
調查顯示,英國人絕大多數自我感覺良好。雖然大部分受訪者都說不清“有教養(yǎng)”這個詞的準確含義,但這不妨礙70%的受訪者認為自己屬于此類。
可以想見,英國民眾眼中有文化有教養(yǎng)的標準也相當“任性”。五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有文化的英國人在看改編電影前應先讀原著。
而拿度假方式來說,大部分英國人認為選擇外出旅行比呆在沙灘上曬太陽、留在家里看書聽唱片來得“有文化”。
手頭緊沒錢出國游?沒關系。四分之三的英國受訪者就自我安慰地說,即使一輩子都沒出過國,自己也可以顯得有文化。
英國人的彈性思維也在調查中顯示得淋漓盡致。雖然幾乎所有受訪者都表示自己想去參觀科研中心、歷史遺跡和古城堡等能讓人顯得有文化的景點,但54%的人表示如果這些地方票價太高自己就會“過門不入”。
調查還發(fā)現,大多數英國人認為自己在38歲的時候文化和教養(yǎng)水平最高;出席宴會、在高檔餐館就餐以及參加工作面試是最需要表現出文化教養(yǎng)的三個場合。
不過,有70%的英國人表示希望自己能顯得更有文化,而30%以上的受訪者承認,為了讓別人高看自己一眼,有時會選擇“假裝有文化”。
針對上述調查結果,一名益力多公司發(fā)言人評論說:“雖然人們對‘有文化’的理解各有不同,但幾乎所有人都有想彰顯自己文化素養(yǎng)、體驗更多文化活動的愿望。”
下面是益力多經過調查評出的英國人眼中文化人“標配”素質排行榜。
1、去劇院
2、具備書畫鑒賞能力
3、參觀所在地的文化古跡
4、欣賞古典音樂
5、看芭蕾
6、知道什么酒配什么菜
7、每天看電視新聞
8、看紀錄片
9、能讀懂樂譜
10、對政治有強烈興趣
11、每天看報紙
12、鄉(xiāng)間漫步
13、睡前讀書
14、度假去旅行,而不是呆在沙灘上打發(fā)時間
15、不錯過議會質詢政府官員的電視直播
16、舉辦宴會
17、對奶酪有研究
18、喜歡玩填字或數獨游戲
19、逛古玩市場
20、對肉類烹調有研究
21、看網球或板球賽
22、看電影前先讀同名原著
23、看古董鑒別類節(jié)目
24、有圖書館借書卡
25、欣賞帶字幕的外國原聲電影
26、逛農產品直銷店
27、吃飯用筷子比刀叉還溜(小編:這條必須點贊!)
28、喝“適宜的”咖啡,拒絕速溶
29、認識“ 藜麥”二字
30、自己租地種蔬果吃
31、參觀音樂節(jié)
32、收集黑膠唱片
33、閱讀維基百科里的論文
34、只吃本地產食品
35、答得出電視益智節(jié)目里的問題
36、男打領結女佩胸針
37、逛超市時從“高級”食材架上選購食物
38、喝花草茶
39、說外國詞匯時口音純正
40、買家具時不買超市的平價貨
對于這個調查結果,有不少英國網友喜滋滋地說,沒想到自己這么“有文化”,也有英國網友諷刺地表示:“按照這個標準,卡戴珊姐妹(注:美國真人秀明星)豈不是很有文化?”還有人質疑榜單的權威性說:“看維基百科的論文?確定這不是軟廣告?”
美國網友Sillytele說:“有好幾條標準都太裝腔作勢了,列一個‘怎樣看上去有文化’的榜單本身就是個笑話。真有文化的人不需要列什么單子。你的生活你做主。”(記者朱東陽,編輯蔣驄驍,新華國際客戶端獨家報道)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