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與旁觀 》
秋風吹拂起他那零亂的發絲。
他為了仁,為了義,周游列國。面對南子的情思,他無所謂有,無所謂無,依然堅信“仁者愛人”;他杏林講學,雪宮施教,泰山登臨,齊國聞韶,七十二賢人在風雨飄搖中逐漸壯大。一部《論語》洋洋灑灑,仁義,禮智,施教,安邦,儒學大方,代代流芳。
他積極入世,為拯救人民,為國家長治久安而不辭勞苦。
他無悔,他就是孔子。
入世,積極的入世,是一種人生的選擇,他選擇了參與,積極參與,為治國安邦。參與是刻在孔子心頭的神圣。他沒有學莊子的旁觀,沒有拾起池塘邊的釣魚竿,“游曳于涂”。
《一步與一生 》
我一直不懈。
那不辭勞苦,游走列國的你,難道不知道道路的崎嶇,政途的險惡?那杏林講學,雪宮施教的你,難道不知道“游曳于涂”的悠閑自由?你“困于蔡,七日不嘗粒”時,難道沒有領會放棄的真諦?
不,你知道。你的滄桑已受不起荒涼秋風的蕭瑟,可我,卻分明看到了你決不言棄的堅持。你內心的痛苦,或許正如南子所言:“也許世人很容易知道夫子的痛苦,卻未必知道夫子在痛苦中所領悟到的境界吧!”你艱難的一步,走出了你輝煌的一生,開啟了中華文化新的紀元。責任與愛讓你前行,于是才有流芳百世的《論語》,才對《詩經》有“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評價,洋洋灑灑,道盡仁義禮智,才有了東方至圣的儒學,感天動地,傳遞千秋不衰。
你,孔子,便是潑墨山水中最亮的一抹。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