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城市 > 江蘇 > 正文

    南京寧南第一違建爛尾8年 將合法化“復活”

    南京寧南第一違建爛尾8年 將合法化“復活”

    江蘇南京,瑞爾大廈的外立面已經基本完工。 CFP 資料圖

    在南京市城南雨花臺區有一座已靜靜矗立了八年,被稱為“寧南第一違建”的南京最大爛尾樓——瑞爾大廈。

    該大廈緊挨安德門地區,地鐵1號線、10號線從附近穿過,可謂寸土寸金。該項目于2007年封頂后,因故被“叫停”。此后,如何處置這所體量龐大的“違建”,既是民眾和媒體關心的問題,也成為考驗當地政府執政能力和智慧的“燙手山芋”。

    “寧南第一高樓”變身為“寧南第一違建”

    瑞爾大廈位于雨花西路266號,地塊占地面積約為7000平方米。該項目于2004年6月開工建設,2006年底基本建成,樓高23層共108米,被稱為“寧南第一高樓”。

    當時,由于南京南部有一處軍用機場“大校場機場”,瑞爾大廈的樓高已明顯超過規定的凈空限高范圍,因而引起了有關部門的注意。后來的調查發現,這座已拔地而起的大廈,并未獲得規劃和國土部門的許可文件。一夜之間,“寧南第一高樓”成為了“寧南第一違建”。

    既然開發商連城建、國土部門的批準文件都沒拿到,為何它又能在平地上建起了百米高樓呢?

    這也從瑞爾大廈的前身說起。

    2003年,該地塊最初是作為雨花臺區“招商與工業品展示中心”進行立項的,土地性質定為商務辦公用地。據媒體披露,當時,地皮由雨花臺區發改局提供,建造則交由南京瑞爾公司出資。雙方約定,建成后,這幢大廈的30%的股權給雨花區發改局,70%的給南京瑞爾公司。

    盡管沒有拿到土地規劃許可、建設許可證等“通行證”,但瑞爾公司以為憑借著與區發改局的特殊關系,幻想著能“邊建設、邊補手續”。而整個建設過程,也幾乎一路綠燈。

    2006年底、2007年初,瑞爾大廈封頂后,突然被“叫停”。此時,瑞爾大廈的房產銷售已在進行,開發商已收取了百余民眾的定金或部分購房款。此后,瑞爾大廈便成為著名的“爛尾樓”。

    擱置8年,終獲“合法性身份”

    如何解決這個“爛尾”了8年之久的“歷史遺留問題”,令地方政府頗傷腦筋。

    原購房業主和開發商自然希望能使這幢“違建”合法化,也就是,希望通過繳納罰款、補辦手續、獲得各種政府批準文件,來為這幢大廈取得“準生證”。

    但各方慢慢發現,隨著國家對土地政策的收緊,“先上車后補票”的方式越來越行不通。

    雨花臺區政府也曾專門上報市政府,申請將該地塊用地性質“通過招標、拍賣、掛牌的形式”,使之轉變為“商住用地”,但未獲批準。

    據雨花臺區瑞爾大廈后續處置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新聞發言人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介紹,瑞爾大廈項目不僅存在著擅自更改規劃設計、擅自增加容積率等問題,開發商還把原來規劃用地性質(商務辦公)擅自改動,以住宅商品房的名義對外違規銷售。

    但是,由于目前大廈所占地塊的土地性質“仍為國有劃撥用地”,規劃用地性質是商務辦公,“不具備轉為商品住宅用地的合法性和可能性”,因此,瑞爾大廈不可能以商品房的名義對外公開銷售,此前的銷售行為也是違規的。

    2014年3月—2015年6月,經雨花區、南京市二級法院審理,判決此前雨花區發改局與瑞爾公司的“合作協議無效”。法院判定,瑞爾大廈“所占土地及地上建筑物”歸雨花臺區發改局處理,瑞爾公司對大廈的部分投入作另案處理。

    這也意味著,目前“爛尾”已達8年的瑞爾大廈,其所有權已移交至雨花臺區發改局,交由該局處置。這同時意味著,這幢“寧南第一爛尾樓”不會被推倒拆除,而是將獲得“合法化”身份,但是該大廈不能作為商品房對外銷售,而只能由雨花臺區發改局對外出租或辦公。

    瑞爾大廈后續處置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人士說,此前已交付了購房款的購房者,可以通過訴訟的方式,前往法院起訴瑞爾公司。若瑞爾公司無可執行財產,將由雨花臺區發改局先行墊付應由瑞爾公司支付的款項,并且后續向瑞爾公司追償墊付的款項。

    更多精彩新聞請點擊>>>澎湃新聞網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