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城市 > 北京 > 正文

    故宮文化創意體驗館開張 "最后一個展廳"今亮相

    原標題:故宮文化創意體驗館開張

    9月29日,故宮博物院的文化創意體驗館開張,市民不僅可以體驗一把清宮“穿越”,感受清代皇家生活節奏,還可以將“宮藏”帶回家。每一件蘊含故宮文化的紀念品一個月內都將配上專門的“說明牌”,相當于一張名片,方便更多人了解其背后的故事。

    游覽完太和殿、御花園,從神武門離開前總覺得還缺點什么?出宮前去東長房看看吧,那里被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稱為故宮“最后一個展廳”。這里曾經是博物院辦公場所和商店,曾經一度被熱炒的“故宮面條”就是這里賣的。如今,這里分為絲綢館、服飾館、生活館、影像館、木藝館、陶瓷館、展示館和紫禁書苑等8間各具特色的展廳,希望觀眾能把故宮文化帶回家。

    “不是以盈利為目的。”單霽翔表示,這8個空間被統稱為文化創意體驗館。“最近1年,故宮一方面要整治不合理占用的商鋪,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故宮內的邊邊角角。這處算是一處再利用,主要是為了讓觀眾在離開故宮之前,能在溫馨、舒適的環境中回味故宮文化。”

    8間展廳,最大的特色是所有展品均是從故宮院藏文物提取元素,各自融合主題開發的旅游紀念品。

    最近大熱的《石渠寶笈特展》也成為被開發對象。故宮將《五牛圖》變成了3D版。這幅畫是唐代韓滉的名作,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如今,平面的畫面立體了,銅質五牛圖雕塑擺件栩栩如生,一牛俯首吃草,一牛翹首前仰,一牛回首舐舌,一牛緩步前行,一牛在荊棵蹭癢。

    故宮的“貓保安”這次也成為主角,以它為原型,開發了一系列有趣的物件,比如橡皮、書包、玩具等。故宮專家說:“貓不僅可以驅除鼠害,還與指代長壽的‘耄耋’的耄諧音,寓意吉祥。”

    入駐此處的商家每兩年續簽一次,將考核其績效。商家在一個月內將完善每件產品的淵源、工藝、文化內涵等背后的故事,讓觀眾能真正體味其中文化。

    故宮還將陸續對其余零碎角落“動工”,配設展示故宮不同側面的文化。例如南城墻下的“南大庫”,是清宮存放加工廢料的地方,也是紫禁城最大的庫房。目前這里已經規劃為倉儲式的明清家具展廳,展示故宮4000多件家具儲藏、保管的過程。

    另外,東城墻下的昔日花圃可以對觀眾開放,建設成為石刻構件展示園區,使東華門古建筑館的內容立體豐富起來;西城墻下的文物科技保護中心建成以后,可以向觀眾開放,使人們了解文物藏品修復的科學過程和精湛技藝。

      相關新聞

      故宮幫皇帝上網開“時裝秀”

    故宮將給皇帝在網上辦一場“時裝秀”,糾正一些清宮劇里的著裝錯誤。

    “故宮出品”系列APP的第7部作品——《清代皇帝服飾》iPad應用近日正式在App Store上線。故宮同時還推出了配套文創產品——《天子華服》系列筆記本套裝。

    故宮現有織繡類藏品18萬余件(套),其中包括大量清代皇帝冠服、佩飾等,另有內務府相關文獻,互為印證,可靠不過。這款iPad應用就是基于這些文物及文獻資料,綜合織繡專家研究成果,按服飾穿用場合分類,介紹了禮服、吉服、常服、戎服、行服、便服這六大類不同功用、特色鮮明的皇帝服飾,為觀眾系統而清晰地梳理宮廷服飾制度,提供一部觀賞性極強、詳細解讀皇帝服飾的“動態圖錄”。借助該APP,觀眾可分辨清宮劇與史實出入之處,更可了解一套皇帝新衣能花多少銀子之類有趣知識。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