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氏民居是2001年6月25日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一組布局嚴謹、用料精良,雕梁畫棟,曲徊幽靜的明代庭院建筑群,是西北地區極具特色的民俗博物館。胡氏民居又名南北宅子,是由南宅子和北宅子組成,這兩座宅院是甘肅省唯一的也是全國罕見的具有典型明代建筑風格的古民居院落。
南宅子,位于天水市民主西路,屬胡氏民居古建筑群體的南半部分,始建于明嘉靖年間,為明代山西按察副使胡來縉的居所。是我國西北地區唯一現存的官府第,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整體建筑以甬道為界分為東西兩部分,是一組布局嚴謹,保護完整的明代庭院建筑。近年來,天水市民俗博物館以南宅子古建筑群為依托,從民間大量征集明清時期的古家具、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民俗物品和民俗文物3000余件,在厚重的南宅子主體建筑中,展現了古秦州官宦人家的禮儀、婚嫁、祝壽、讀書、拜佛、祭祀、飲食、工作等傳統文化場景,將成為西北地區極具特色的民俗博物館。
北宅子與南宅子臨街相望,是胡氏民居古建筑的北半部分,為明代太常寺少卿胡忻的私宅。整個宅院由六個大小不等的三合、四合院組成,北宅子最為專家激賞的就是中院庭樓:它面闊五間,樓閣分上下兩層,重檐硬山屋頂。下層六列六柱,檁與柱的勾搭做法遠較南宅子為復雜,檐柱石與檐柱之間的乳袱呈彎月形,古建中稱之為“月梁”,屬于官式建筑中極為考究的構建作法。上層檐柱間鑲嵌有雕花欄桿,每間各有欄板及絳環板五面,每片以減地浮雕的手法雕出一組團花圖案,有荷花、牡丹、西番蓮等不同樣式。其中還有一面在圓形開光調出一人物形象。整體雕刻精工而不顯繁縟,原彩繪呈數百年風雨侵蝕,其色澤依稀可見。有人評價這座庭樓比起聞名遐邇的寧波天一閣藏書樓毫不遜色,“而細節雕飾之華美精細,則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胡氏民居是明清時期天水民居古建的典型代表和標志性建筑,也是我國西部地區明清古建的重要實例,是非常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具有得天獨厚的人文資源和旅游潛力。
乘車路線:乘1、2、3、4、22路車。
開放時間:8:00—18:00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