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娛樂 > 娛評 > 正文

    潘曉東: 公益電影的收獲是愛和包容

    10月1日,由北京貳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貳捌娛樂旗下的北京韓韓影視工作室韓風(北京韓韓)擔任導演和制片人的溫情公益電影《媽媽,讓我再愛你一次》全國公映。《媽媽,讓我再愛你一次》區別于商業電影的宣傳模式,勢將公益進行到底。不問票房但問感受。以電影的視角折射出一種社會責任感,以電影主人公的境遇反映孩子的內心渴望,一起去電影院聽聽孩子心里想說的話吧。

    媽媽,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名字從我們初次光臨這個世界的時候就緊緊伴隨。沒有哪一種陪伴能抵得上母愛的溫暖,沒有哪一種同行能抵得上母愛的安全感。然而并不是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有母親的身影,也許她們先行離開,也許化作另一個名字繼續守護。正是對于偉大母愛的敬意,正是對失去母愛孩子的憐惜,出品人潘曉東與導演韓風不謀而合,才產生了這部電影的拍攝初衷。出品人潘曉東認為,應當抓住一個機會,呼吁社會對孩童內心母愛渴望的關注。電影無疑是最好的機會,人們關注電影,慣于從電影中獲取信息,然后有所觸動。公益電影《背著爸爸上學》就是最好的例證。但是與《背著爸爸上學》所不同的是,前者倡導的是孝順父母,《媽媽,讓我再愛你一次》倡導的是關注孩童的內心聲音。這部電影的價值不能用金錢去衡量,正如母愛不能用金錢來購買一樣。電影傳播的是一種正能量,是一種社會需要,是一種必須得關注的信號。在充斥著商業電影的中國電影界來說,迫切需要給公益電影鋪就一條道路。而這條道路將如何走下去,需要的是全社會的力量。

    對于參與過《又見阿郎》《我的夢想我做主》《愛情上上簽》《何以笙簫默》等影片的韓風導演而言,拍攝一部公益電影是許久以來的心愿,他認為公益廣告的播出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已然非常深刻,那么如果拍攝一部公益電影是不是將會帶來更多的響應和效應呢?人們從電影中獲得的啟示如果能進一步滲入生活,就是公益電影的最大財富。所以韓風導演對于此次《媽媽,請讓我再愛你一次》的拍攝感到信心十足。另外,韓風導演也會作為電影中的主要演員給大家帶來驚喜。這部電影的驚喜不僅僅于此,除了導演韓風的傾情表演,更有小童星李權霖飾演韓飛一角,由《千里走單騎》張藝謀親點“謀男郎”,以及憑借《香巴拉信使》斬獲影帝的邱林飾演片中父親的角色。劇中繼母則由憑借出色演技由模特界的“國際小姐”成功的轉型為實力派演員的李鳳鳴飾演。李鳳鳴參演過《建國大業》《哭戀》《鏗鏘杜鵑賀子珍》等熱門電影,更憑借《哭戀》斬獲金雞百花獎、《鏗鏘杜鵑賀子珍》斬獲最佳人氣女演員獎等,是一名兼具偶像與實力的演員。如此強大的陣容,怎能不讓人期待!

     

    《媽媽,讓我再愛你一次》講述的是六年級學生韓飛媽媽因車禍去世,爸爸怕他難以接受,以離婚為因隱瞞殘酷事實。韓飛卻誤解是繼母蝴蝶出現導致父母離婚,而不接受繼母給予的愛和溫暖。最后經由一個契機韓飛發覺了蝴蝶對自己的真心,喊出了那句兩個人都渴望的“媽媽”。這句“媽媽”,孩子想講出來怕聽不到回應,繼母想聽到卻怕傷到孩子的心。兩顆真心的碰撞始終不在一個軌道上,缺少的正是一個相遇的契機。當這個契機真正來臨的時候,愛得到了答復。韓飛的媽媽雖先行離開卻換了另一個名字繼續愛你。

    你有多久沒回家,你有多久沒吃過媽媽做的菜,你有多久只能在電話的那一頭叫一句媽媽。你知道有些孩子多想叫出這句話卻久久沒有應答。一顆小小的心靈還要怎樣的吶喊,可是遙遠的那一邊連“媽媽”都聽不見。這樣的孩子需要更多的愛和保護,需要更多的傾聽和守護。

    說起出品人潘曉東為什么要投資這樣一部電影,那是源自兒時的一個小故事。潘曉東自幼在農村長大,有個關系特別鐵的玩伴。小學五年級那年,好朋友的母親因急癥突然去世,休息了一個星期再來上學的時候簡直變了一個人,不說話也不笑,原本愛干凈的他現在衣服也臟兮兮的樣子,就連兩個人最開心的午飯時間都躲著他吃。有一天,潘曉東決定跟著好朋友看看他到底有什么貓膩,結果看見他躲在小操場的角落里邊看著一個饅頭邊哭。原來他的午飯只有一個好像放了很久的干饅頭。因為那個饅頭是他的媽媽最后一次給他準備的午飯。那個瘦弱單薄抽泣的身影留在潘曉東的心里一直無法抹去。他意識到,原來享受著媽媽的愛是何等的幸福,即使午餐只有白米飯也是一種溫暖。擁抱了小伙伴,給予他愛和依靠。雖然這與母愛沒辦法相提并論。但那時的潘曉東心里已經有了一個念頭,他想找尋一個契機,告訴人們珍惜當下和母親和家人相處的時光,因為你并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由潘曉東董事長帶領的貳捌娛樂不僅僅是一家關注娛樂圈的公司,更是一家關注公益的公司。現今社會,無利不起早是人之常情。但并不是每個人做一件事之前考慮的都是利益。起初要投資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周圍的朋友都在勸他,投資這樣一部電影根本沒有收益可言,甚至還會賠錢。但是潘曉東卻說,“這是一種社會的責任。”其實這份責任是少有的人愿意承擔起來的。但是總有一些人是不同的,這些“少有的人”是不愿意一輩子只為了房子和汽車奮斗的人。這其中就包括潘曉東,他愿意拿出錢拿出力拿出時間,愿意不遠萬里為他們的作品選合適的演員,找合適的場景,愿意一次次的的修改劇本只為一次次的熱淚盈眶。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公益電影是第一步,這不僅包含著出品人潘曉東的第一步,導演韓風的第一步,《媽媽,讓我再愛你一次》整個劇組演職人員的第一步,更是整個社會關愛兒童內心的第一步。電影幫潘曉東說出想說的話,幫孩子們說出想說的話,幫中國的公益電影說出想說的話。《媽媽,請我再愛你一次》是一個開始,但不僅僅是開始。她正在成長,而且她的成長擲地有聲。

    《媽媽,讓我再愛你一次》也是貳捌娛樂與北京韓韓影視工作室的一個開始。稍后,貳捌娛樂將會給北京韓韓影視工作室帶來更多的資金投入,人力物力支持,以公益電影做開端,今后也將涉足商業電影領域。讓有夢想的人敢想敢干。貳捌娛樂支持每一位有夢想的年輕人。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