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新聞網(wǎng)訊(記者 徐麗萍)9月16日,北方民族大學與寧夏檔案館就“聯(lián)合研究英藏西夏文獻”舉行簽約儀式,寧夏檔案館拍回的8000件英藏西夏史文獻將被逐一揭開面紗。儀式后,北方民族大學舉辦的西夏文獻解讀研討班開班,研討班將為區(qū)內(nèi)外西夏文化工作者、愛好者免費授課。
據(jù)了解,本次寧夏檔案館以50萬元拍回的8000件英藏西夏史文獻全部是古書殘片,其中多是西夏文,有極少量漢文、藏文。北方民族大學于2011年成立的西夏研究所將對這些文獻進行文字翻譯、屬性定名、整理、公布等,所有工作計劃3年完成。
另據(jù)了解,今天開班的西夏文獻解讀研討班是北方民族大學第一屆西夏文獻研討班,授課時間為9月16日至22日,將接受區(qū)內(nèi)外西夏文化工作者、愛好者報名。除交通費、餐費自理,研討班將免費授課并為外地學員提供免費住宿。研討班報名學員目前已有60余人,包括西夏文化工作者、館員、教授、講師及在讀碩士生、博士生等。研討班將在每年暑期前后開班。
據(jù)北方民族大學西夏研究所主任景永時介紹:“二十四史中沒有西夏史,西夏文字、語言也幾乎等同死亡,但西夏的歷史和文化不能被遺忘。這次與寧夏檔案館的合作以及舉行西夏文獻研討班,就是為全國的西夏文化工作者、愛好者鋪路搭橋,幫助他們做項目、出成果,讓西夏文化再發(fā)揚。”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