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騰古道位于廣西桂林陽朔城南的十里畫廊中,是國家4A級景區。據該景點官方網站,圖騰古道“再現了12000—7000年前桂林先民居住、生活、宗教、狩獵文化的歷史風貌,為世人開啟了一道遠古之門”。
10月2日中午,澎湃新聞記者前往圖騰古道參觀,票價為每人50元,每50人左右組成一個團,由該景區的專職導游帶領上山并講解。在參觀途中,游客被要求給山區的土著人捐款,每人捐5元,捐完就可以在臉上畫上貴賓標志。
散客團有一半人給了錢
行進到半山腰的“土人住宅區”,導游稱游客們接下來將和“土人”,也就是“甑皮巖人”一起手拉手跳舞。但在跳之前,導游聲明:“進去之前跟大家先說一件事,您認真聽,一會不要造成誤會。待會每個人會花上5塊錢,這個錢不給導游,也不要你們買東西,而是一個自愿的愛心募捐,幫助山區的老人改善生活,幫助孩子上學。”
導游稱:“獻完愛心請站在原地,不要走動。報上你的名字,土人就會知道并感恩你,給你涂上黃色的貴賓標志。獻了才會有,保您一生平安。”
澎湃新聞記者在“土人住宅區”入口前觀察了40分鐘,有大約20個團、近千名游客經過,每一位導游都強調了一遍要捐款5元的事情。其中有不少導游稱,“這里只有100多名土人,還有2000多個老人和孩子在山中,過著原始生活。”
進去后,在時長不足一分鐘的手拉手舞蹈后,游客們走入一塊空地。導游稱,由于人太多,由工作人員代收愛心捐款。緊接著,4位身著圖騰古道景區工作服的工作人員開始挨個收捐款,有兩名“土人”手拿油彩跟在后面。
澎湃新聞記者發現,一個團40個人中有一半給了錢,涂“貴賓標志”只是草草走個過場,記者所在團只有兩人被涂。
陽朔居民說“土人”是越南演員
那么,這個5元的捐款設置是否合理?最后進了誰的口袋?
游客王先生認為:“這樣的收費很明顯是不合理的,進入景區之前我們并不知道還有這一出,所以我沒給。”
和王先生不同,游客朱女士給了錢:“出來玩就是個開心嘛,而且區區5塊錢而已,就沒想那么多。”
按照40分鐘內客流量近千人計算,在整個黃金周期間,圖騰古道每天客流在1.5萬人次以上。就算按照三分之一算,也就是每天5000人捐款,那么圖騰古道整個黃金周將收到數十萬善款。
公開資料顯示,甑皮巖遺址是新石器時代的洞穴遺址,發掘于1973年,位于廣西桂林市南郊,年代約距今9000多年-7500年,是華南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有代表性的遺址。圖騰古道所闡述的正是甑皮巖遺址文化。
而甑皮巖人早已不存在。桂林甑皮巖遺址博物館的漆招進在《試論“甑皮巖人” 的去向》一文中稱,“甑皮巖人”在大約距今7000年前左右就已經從桂林消失了,是現代東南亞人的祖先之一。
那么,圖騰古道里的所謂“甑皮巖人”到底是什么人?
多個陽朔居民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景區里的“甑皮巖人”是從越南請過來的演員。但這一說法遭到了該景區工作人員的否認。
游客方先生說:“大家都是出來玩的,導游隨便講講,我們也就隨便聽聽,不要較真那么多。”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