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旅游 > 正文

    國慶長假,你過了一個什么樣的“黃金周”?

    bg

     

    7天國慶黃金周在人們“不依不舍”中落幕。你是出門遠行,還是宅在家中?有多少歡笑,又有多少煩惱?國慶長假,你過了一個什么樣的“黃金周”?

    “7.4億”在路上——“擁堵黃金周”

    根據交通、鐵路等部門的預測,今年國慶黃金周期間有超過7.4億人次出行,相當于全國一半以上人口在黃金周期間走出家門。

    “黃金周期間道路客運量高位運行,將達到6.4億人次,同比增長1.6%。特別是自駕游出行增加,高速公路交通流組成主要以小型客車為主,占比約80%。特別是假日的‘一頭一尾’,單日最高客運量將超過9500萬人次。”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劉鵬飛說。

    鐵路也在7天中“超負荷”運行。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國慶假日期間,鐵路客流持續高位運行,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超過1億人次,同比增長超過10%。單日最高客流近1300萬人次,平均每天的運量相當于春運最高峰的數值。

    “特別是自去年底以來新開通運營的高鐵線路,如合福高鐵、滬昆高鐵南杭段等,在國慶黃金周的‘首秀’尤為搶眼。”南昌鐵路局客運段負責人說。黃金周7天時間,合福高鐵日均發送旅客7.5萬人次,最高單日發送旅客8萬人次;滬昆高鐵日均發送旅客5.5萬人次,最高單日發送旅客5.9萬人次,均創新高。

    民航方面一些熱點航線爆滿。據中國南方航空提供的信息,7天長假期間,南航共執行航班接近12000班次,運送旅客總數近180萬人次。

    如此密集的出行,自然造成了城市和景區沿線路網的大面積擁堵。據交通部路網中心介紹,7日24時,全國高速公路免費通行將結束,車流高峰預計持續一整天,并在7日下午迎來最大車流。各大城市進城方向將迎來長距離持續性擁堵,特別是北京市各大高速公路省際界至六環,車流量將保持高位運行。

    國內“爆滿”,海外“爆買”——“火爆黃金周”

    這個國慶黃金周,各個旅游景區也經歷一場人山人海的大考。截至6日17時,全國納入監測的125個直報景區點共接待游客338.23萬人次,門票收入15973.91萬元。一些全國著名景區,如黃山、故宮等,都實行了高峰時段限流措施。

    國家旅游局有關負責人稱,針對長假期間全國各熱門景區容易出現“人滿為患”的情況,今年國慶前夕,故宮、九寨溝等16個知名5A景區陸續公布限流公告,引導消費者理性出游、強化安全保障。除了這些5A景區外,部分地方的A級景區也加入限流大軍。

    “國慶期間,黃山風景區實施了當游客達到景區最大承載量時,立即停止售票和檢票的限流措施,并對外發布預警信息,提醒游客錯峰上山游覽。”黃山風景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說。

    據同程旅游、攜程旅游和去哪兒旅游等在線旅游網站對黃金周前3天的出游大數據統計,今年黃金周通過在線預訂各項旅游服務的總人數增幅超過100%。

    國內火,境外更火。記者從國內多家在線旅游網站了解到:黃金周假期,出境產品預訂比2014同期翻一番,其中日本、韓國、泰國為今年出境游國家(地區)前三甲。預計今年“黃金周”出境游人數將首次超過400萬人次,同比增幅達11.1%。日本航空公司和全日空公司稱,中國國慶長假期間,從中國各地飛往東京和關西國際機場的客機,基本上都滿座。

    不僅中國人黃金周期間大批走出國門,中國人的購買力也在海外展示實力。“爆買”一詞的發明,結結實實地形容出國人在海外驚人的消費能力。黃金周期間,從東京機場到日本街頭,到處都擠滿了中國游客。據海外媒體報道,在京都主要景點,中國游客數占60%以上。而銀座街頭行人中,到處可以聽到普通話。

    “進劇院”“品書香”——“文化黃金周”

    有喜歡“動”的,就有喜歡“靜”的。黃金周除傳統的旅游市場被引爆外,假日文化消費產品也日趨豐富,讓人們“不出家門”也能享受長假日。

    國慶黃金周,電影院成為最具人氣的公共場所。初步統計,截至10月6日,國慶檔電影票房已累計16.3億元,超越歷史同期,并有望突破18億元,堪稱“史上最強國慶檔”。

    盡管有《碟中諜5》《小黃人大眼萌》等引進片分一杯羹,但《港囧》《九層妖塔》《夏洛特煩惱》《解救吾先生》等國產影片,仍然以絕對優勢成為國慶檔電影市場的最大贏家。

    喜劇片《港囧》牢牢占據了國慶觀影檔頭把交椅;開心麻花團隊首部“觸電”作品《夏洛特煩惱》讓觀眾“笑中帶淚”收獲感悟;3D奇幻冒險巨制《九層妖塔》填補了華語真人怪獸類型電影的空白;《解救吾先生》用劉德華、王千源、劉燁、吳若甫的精彩演技和紀錄片質感征服了觀眾……電影院里的火爆人氣和不斷刷新的票房榜單,證明了中國電影用多樣化、多類型的作品,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

    十一長假期間,處處書香彌漫。各地圖書大廈里人們摩肩接踵;在社區、文化館、特色咖啡店里,一場場創意十足的閱讀會接力上演。

    首都北京,“原創十年·繪本原畫展”吸引了無數家長和孩子,把讀者帶進繪本背后的藝術世界,自今年4月啟動以來已經吸引了數百萬市民參與;三晉大地,第25屆書博會剛剛落幕,圖書市場呈現出火熱的局面。

    今年國慶的舞臺上,有兩個主題詞格外吸引觀眾,“紀念抗戰”和“傳統文化”。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2日在人民大會堂再次唱響。同一天,大型原創民族舞劇《孔子》亮相佛山市南海影劇院,孔子坎坷的問道、傳學之路的再現令觀眾神往。

    集中出游能否改變——“思考黃金周”

    熱熱鬧鬧的黃金周過后,一些問題再次讓人們思考:這樣的集中出行能不能有所改變?

    “現行的假日制度,造成出游時間過于集中,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如交通嚴重擁堵、安全壓力大、景區生態環境不堪重負、消費體驗質量下降等。實行錯峰休假、增設地方性節假日等措施,或可破解帶薪年休假落實難的問題。”國家旅游局綜合協調司有關負責人表示。

    據攜程網日前發布的《2015中國游客旅游度假意愿報告》顯示,八成游客愿意選擇避開公共假期,錯峰出游。業內專家認為,在我國現有的假期制度下,帶薪休假的落實不僅可以很大程度上拉動旅游消費,還可以有效緩解黃金周、小長假旅游景區擁擠的窘境。

    帶薪休假的確是個好辦法,但據新華網最近進行的網上調查顯示,約72%的中國工薪族在過去三年沒享受帶薪休假。安徽師范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副教授陳愛如就指出,正是由于帶薪休假在一些地方和單位有名無實,國家法定節假日才會成為大量公眾外出游玩的高峰期。

    在切實讓帶薪休假政策“落地”的同時,一些人士也提出,全國節假日“一盤棋”也是造成假日集中出行的重要因素。我國現行11天的法定節假日全部為全國性、全民性節假日,個別少數民族地區雖有民族性節假日,涉及人口只占全國人口不足8%,影響小,缺少惠及普遍民眾的地方性節假日。

    武漢大學旅游發展與營銷研究中心主任熊元斌分析指出,當務之急不僅要用帶薪休假制度強化保障人們出游的權利,還要嘗試建立錯峰休假制度,分流出游需求。(記者齊中熙、樊曦、史競男、周瑋、姜瀟、丁靜、趙文君)

     

    • 10月1日,電影《捉妖記》的動畫主人公“胡巴”卡通人偶在廣州長隆歡樂世界與游客互動。

    • 10月3日,游客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觀看大熊貓。國慶長假期間,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游客絡繹不絕。

    • 10月2日,一名女孩在“多彩貴州少兒藝術節”現場學習創作農民畫。

    • 10月3日,孩子們在山西省圖書館看書。

    • 10月4日,游客撐傘觀賞秋雨中的杭州西湖。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