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城市 > 內蒙古 > 正文

    審計署:內蒙古7.97億存量資金仍未按規定收回

    與審計署昨天發布8月份對穩增長等政策貫徹落實跟蹤審計結果公告一并公開的還有6個典型案例,其中包括5個“問題典型”。

    審計署:內蒙古7.97億存量資金仍未按規定收回

    南都訊 與審計署昨天發布8月份對穩增長等政策貫徹落實跟蹤審計結果公告一并公開的還有6個典型案例,其中包括5個“問題典型”。

    南都記者了解到,這是審計署首次為重大政策落實情況設“紅黑榜”,對好的做法、落實不力的地方和單位,都進行公布和曝光。

    而按照每月發布一次重大政策跟蹤審計結果公告的頻率,接下來“紅黑榜”也將每月一公開。

    針對跟蹤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和典型案例,審計署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接下來的審計中,將會加大對整改情況的檢查力度,督促有關部門和地方及時整改,以促進穩增長等政策措施落實。

    據介紹,接下來,重大項目建設、財政資金統籌使用、重點政策貫徹落實、簡政放權、經濟領域風險隱患5項內容仍將是審計署跟蹤審計的重點。

    此外,針對當前財政專項資金過多、過散以及財政存量資金盤活、統籌使用力度不夠等突出問題,將重點關注項目資金、特別是民生項目資金結存結轉情況,分析形成結存的原因和難以統籌盤活的制度障礙;還將重點抽查城鄉社區事務、扶貧、農林水、保障性安居工程、養老設施建設、社會保障和就業等重點民生領域的項目資金結存和使用情況。

    內蒙古

    7.97億存量資金仍未按規定收回

    在對盤活存量資金的審計中,內蒙古是存量資金盤活不到位的負面典型。

    據公布,至2014年底,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質監、環境等29個部門,由于項目資金結轉2年以上,實際結余財政資金8.28億。

    按照要求,這些資金應由財政廳統一收回并盤活使用。但到今年6月底,除已實際安排支出3094.60萬元外,仍有7.97億元存量資金未按規定收回,繼續沉淀在其中的27個部門。

    今年3月,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曾發文催促相關部門及時交回結存資金,但相關部門未按要求執行。

    南都記者了解到,這是審計署針對財政專項資金過多、過散、過小現象較普遍,資金統籌力度和存量盤活力度不大、使用效益較低的問題較突出的現狀,連續地3個月在審計結果公告中“追蹤”財政資金統籌使用和清理盤活不到位的問題。

    11億建貨運專線至今閑置20個月

    內蒙古因貨運專線建成后閑置20個月被點名曝光。

    據公布,扎蘭屯至阿榮旗鐵路貨運專線位于內蒙古東部呼倫貝爾市阿榮旗。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這條全長61公里的鐵路貨運專線耗資11 .75億元修建,由于建設中變更了設計文件,貨運專線建成后功能不全、無法正常投入運營,至今閑置20個月,不僅未發揮預期的經濟效益,還耗費8500多萬元運行維護費。

    廣西馬山縣

    3000多扶貧對象2454人有私家車

    審計署抽取了扶貧任務繁重的地區審計“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在地方的落實情況。在貧困人口基數大、近年來脫貧任務完成較好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馬山縣,審計組發現3000多名扶貧對象是“富人”,2014年上報的已完成扶貧任務中9%左右屬虛報。

    據公布,在馬山縣認定的扶貧對象中,有3119人不符合扶貧建檔立卡標準,其中有343人是財政供養人員,有2454人購買了2645輛汽車,43人在縣城購買商品房或自建住房,439人為個體工商戶或經營公司。

    此外,馬山縣為了完成上級下達的扶貧任務,2014年度將人均純收入低于國家農村扶貧標準2736元的608戶、2272人認定為脫貧,占脫貧戶數的9.10%、脫貧人數的8.90%。

    審計還發現,截至2015年7月底,馬山縣財政扶貧資金專戶結轉結余9234 .14萬元,占縣2014年度公共財政收入的43.73%,其中2014年及以前年度結轉結余資金7056.14萬元,導致多個產業扶貧開發項目和貧困村沙石屯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推進緩慢。

    南都記者了解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十八大以來中央確定的扶貧新政策。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在未來5年要在全國消除“絕對貧困”。

    湖北

    住建廳下屬單位亂收費1600多萬

    審計發現,2013—2015年,湖北省住建廳下屬事業單位湖北省建設工程標準定額管理總站(簡稱管理總站)與建設工程造價咨詢協會(簡稱咨詢協會)違規收費1604.92萬元。

    按照規定,管理總站是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不得從事經營活動。管理總站與咨詢協會共同創建湖北省工程造價信息網,為會員提供工程造價價格信息數據和最新建筑材料市場價格信息在線查詢。

    2013—2015年,管理總站未經當地物價部門審批,自行制定標準,向信息網會員單位收取服務費478.97萬,向咨詢協會收取網上技術數據服務費662.5萬,收費主要用于單位經費支出。

    除此之外,咨詢協會還向參加全國建設工程造價員考試的人員收取注冊費、注冊證書、注冊證章費用,收費標準分別是50元/人、10元/人、120元/人,2013年至2015年共收取463.45萬元,這些收費也無明確法規依據。

    被審計出問題后,上述違規收費行為已停止。

    “斷頭路”

    國家高速公路網7“斷頭路”未開工

    據公布,至2015年7月底,吉林省吉林至荒崗段、集安至通化段、東豐至雙遼,內蒙古自治區大坂至經棚段、扎蘭屯至那吉屯段,山東省泰安至東阿段、甘肅省渭源至武都段7個項目因審批手續辦理周期長、地方政府推動不力等尚未開工。按照要求,相關省“斷頭路”項目應力爭于2013年底前完成審批程序開工建設,“十二五”期末基本建成。

    相關新聞

    粵15家小微企業反映融資貴又難

    近2年僅申請到2筆信用貸款

    南都訊審計署發布的公告中提到,中央力推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在有些地區和主管部門落實不到位,審計中,廣東15家小微企業反映融資貴、融資難問題依然較普遍。

    據審計署介紹,圍繞國務院及相關部門近年出臺的針對中小微企業金融扶持政策,審計抽查了小微企業發現,由于小微企業財務管理普遍不規范、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貸款缺少規范指引以及復雜的審批手續等影響,增加了小微企業融資審批難度,貸款申請時間被延長。

    比如在延伸審計中,廣東省15家小微企業20 15年以來,申請的12筆貸款,貸款審批時間均超過30天。

    審計署相關負責人還告訴南都記者,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的貸款仍舊是注重房產等實物抵押,輕信用貸款,對小微企業的存貨、應收賬款等資產基本不認可,導致擁有較少、無房產的小微企業大額融資存在較大困難。

    “廣東15家小微企業2013年以來的融資情況是抵押貸款34筆,占65.38%,信用貸款僅2筆。”該負責人介紹。

    而從整體審計情況來看,目前小微企業創新中還面臨著諸多困難,比如小微企業征信體系尚未建立、信貸成本的標準還不明確;小微企業生存環境較差、自身抗風險能力低,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授信能力差等問題尤待解決。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