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學校放學時,便出現浩浩蕩蕩的穿越鐵路的大軍。郝飛攝
制圖姜宣憑
鐵路邊的警示牌。
鐵路防護網上“開門”數百小學生冒險橫穿
因為橫穿鐵路的“安全通道”施工封閉,成都市晉陽小學的數百學生,每天都穿過撕開的鐵路防護網,橫穿鐵路上下學。在這條鐵路邊,分布著多個新建的小區,不少居民希望相關部門和單位盡快規劃并新增下穿通道,為孩子們上、放學提供安全保障。
10月10日,華西都市報新媒體率先發布了這一消息,當天下午3點半左右,“武侯發布”微博回應稱,正在協調鐵路部門加快修復被拆開的防護網,在此期間,安排巡查人員勸導居民從草金下穿通道穿越鐵路。
探訪
防護網開三道“門”
家長帶學生穿鐵路
10月8日和10月9日,記者連續兩天來到晉陽小學外,鐵路離學校大門并不遠。
約1.5公里長的距離,鐵軌兩側的防護網被人打開了6處,兩兩相對,成了3對橫穿鐵路的“門”。與鐵路部門和街道辦豎立在旁的“嚴禁穿行”的警示牌相對的,是周遭已被踏平的路面。
記者在現場觀察,每逢上放學時段,不少中小學生在家長或托管老師帶領下,從這幾處“私開”的門內穿行通過。部分人還和火車賽跑,在火車行駛臨近前,執意穿過,場面非常驚險。
8日下午3點半左右,正值學生放學的高峰時段,記者現場統計,平均每一分鐘通過人數高達146人。更為夸張的是,一些居民還推著嬰兒車、電瓶車,甚至4輪小車穿行。一位年紀較大的女士推著三輪車便一度卡在了鐵路中間動彈不得,幸虧旁邊路過居民幫助,才順利通過。
下午3點35分,最驚險的一刻出現了,一名女士帶著9歲的兒子奔跑著經過,就在百米之外,一列火車伴隨著刺耳的汽笛聲呼嘯著逼近。
調查
曾有老人被撞身亡
設喇叭提醒“車來了”
事實上,這段鐵路運輸極為繁忙,平均15分鐘左右就有一趟列車經過。每次列車經過前,附近鐵路部門設置的高音喇叭都會大聲提示列車將近,請注意安全。列車司機經過該路段時,也會提前高聲鳴笛示警。
“這個高音喇叭就是去年出了事之后新裝上的。”居民彭女士說,大概是在去年,“一位腿腳不便的老婆婆在橫穿鐵路時不幸被撞死,之后這個喇叭便出現了”。
彭女士說,這些撕開的“門”已經存在很多年了,無人知曉到底是誰開的,“原本是土路,后來不曉得哪個還專門做了階梯。”
2013年,記者曾在附近沿線鐵路采訪了一起類似事件,在機投鎮萬壽村3組,一名30多歲的工地工人就在橫穿鐵路時被火車撞上,當場殞命。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13年至今,這個區域沿線就發生了4起橫穿鐵路被撞事件。其中一起事故的死者為一位無名男子,警方還曾在沿線張貼了“認尸啟事”。
“不穿鐵路
就要繞好幾公里”
既然如此危險,為什么附近的居民仍然還要冒險,甚至帶著自己的孩子橫穿鐵路?
“如果不穿鐵路,就要繞好幾公里,走一個多小時。”家住附近小區的王女士訴苦,因為外側被三環路環繞,武侯大道和晉陽路之間的區域全部被鐵路隔斷,如果要從鐵路一側到另一側,只能選擇從草金立交或者果盛路附近的下穿通道通行。通過網絡地圖測距,這兩處下穿直線相距1.1公里左右。
王女士說,更郁悶的是,果盛路附近的下穿通道從今年10月份開始封閉施工,如果繞行草金立交,花費的時間很長。
聲音
家長“擔心”
孩子覺得沒事
“我們也不想走這么危險的路,但是沒辦法啊,每天娃娃要上下學兩次,來回4趟,回回這么繞,時間根本來不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學生家長說,她的孩子就在晉陽小學上學,因為繞行一次就要接近1個小時,她只能選擇讓孩子橫穿鐵路,“其實也擔心,所以每次都是我或者孩子的奶奶去接送,沒辦法。”
該家長說,希望相關部門能幫助他們新建安全可靠的下穿通道,“去年聽說有規劃,但到現在都沒看到動工。”
而另一方面,孩子們卻覺得這并不是個事。“多遠就在拉警報了,聽得到,沒得事。”四年級的偉偉說,他剛轉學到晉陽小學不久,橫穿鐵路回家已經有半年時間,盡管學校老師曾多次提醒這么做很危險,但班上同學都是這樣,所以“應該沒事。”
街辦:
有人巡邏
一直在勸導
10日,記者從鐵路技術部門了解到,除了橫穿鐵路可能被撞的風險外,因為有人私自在鐵路的砟堆里澆灌了階梯,這樣會影響鐵路運行,時間長了會加速鐵軌的磨損,屬于列車行駛中的安全隱患。
記者就學生橫穿鐵路一事,采訪了晉陽街道辦工作人員張女士。張女士說,人為撕開鐵路防護網穿行是社區內的老大難問題,“封了又撕開,屢禁不止。我們也有人巡邏,但是做不到24小時守著。”
張女士說,街辦工作人員遇到橫穿鐵路的居民,會上前勸告,“但是如果不聽,我們就沒辦法了。”
尷尬
城市發展快 規劃趕不上變化
在附近生活了16年的劉大爺說,撕開防護網穿鐵路是最近10年才出現的現象,“原來都是田地,兩邊住的人也少,不需要每天過鐵路,偶爾就是小伙子些翻一下。現在兩邊都修起商店和學校了,撕了網來回的就多了。”
“當年修西環線時,成都市區還只有一環路。”成都市建委相關負責人曾接受采訪表示,造成鐵路沿線居民“過路難”的原因是,當年鐵路西環線修建時,成都的城市交通僅僅只有一環路。而鐵路建好后,成都的城市交通從一環發展到三環、繞城、第二繞城,這是當初規劃時沒有預想到的。
已有規劃 何時啟動不明確
去年,成都市規劃局市政設施處負責人在接受采訪表示,規劃局已公布該區域兩處道路下穿。一處位于草金立交與武侯大道之間,連接果盛路與吉福路;另一處位于武侯大道與川藏立交之間,連接大悅路與太平園東三街。
9日,記者再次聯系成都市規劃管理局武侯分局,相關工作人員說,針對西環線鐵路沿線居民出行難的問題,從技術上設計下穿通道完全沒問題,并且已經有了這方面的規劃,但修建工程并非規劃局一家單位能夠決定,所以何時啟動相關項目還不明確。(記者 熊浩然 楊雪攝影郝飛)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