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載“三皇五帝”中的伏羲名序
《周禮·春官外史》載:“(春官)掌三皇五帝之書。”據《史記·注》:“黃帝受命有瑞云,因以名官。春官青云,夏官縉云,秋官白云,冬官黑云。”此春官之由來也。按“三皇五帝”之說不一。茲分述之。
三皇
㈠《河圖三五歷》:天皇、地皇、人皇。
㈡《尚書大傳》:遂人、伏羲、神農。
㈢《白虎通》一書中三皇之說有二:一曰伏羲、神農、燧人;二曰伏羲、神農、祝融。(按燧人氏掌火,祝融即火神也。《禮·月令》曰:“孟夏之月,其神祝融。”《漢武梁祠堂畫像》中,伏羲氏下為祝融氏,題字曰:“祝融氏無新造作,未有嗜欲,刑罰不施。”是祝融與燧人皆與火又關,或即一人歟。)
㈣《春秋運豆樞》:伏羲、神農、女媧。(東漢學家鄭玄此說)
㈤秦博士以天皇、地皇、泰皇為“三皇”。(此為始皇議帝號時之說法)
㈥孔安國《尚書序》及皇甫謐《帝王世紀》,皆以伏羲、神農、黃帝為“三皇”。按《尚書大傳》云:“遂人以火紀,陽尊,故托遂皇于天伏羲以人為紀,故托羲皇于人;神農悉地力,種谷蔬,故托神農于地。”據此,創所謂“三皇”者,實取義于天地人也。
以上諸說,除第一說無稽外,余說以今古文別之,《尚書大傳》與秦博士之說為今文說,鄭玄所從《春秋運斗述》之說為故文說。
此外,孔安國依月令序列為:春太昊,夏炎帝中央黃帝,以為“三皇”,當是別說。
五帝
五帝亦曰“五人帝”,有數說:
㈠《禮·月令》以太昊(伏羲)、炎帝(神農)、黃帝、少昊、顓頊為“五帝”
㈡《世本》、《大戴禮》、《史記》以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為“五帝”。
㈢孔安國《尚書序》、皇甫謐《帝王世紀》以少昊、顓頊、高辛(帝嚳)、唐堯、虞舜為“五帝”。按:《后漢書·賈逵傳》,“(逵言)五經家皆言顓頊代黃帝,而堯不及為火德。左氏以為少昊代黃帝,即畫讖所謂帝宣也。”據此,則以少嚳列入五帝,是左氏一家之說。
以上各說,若以今古文區別之,創《史記》、《世本》、《大戴禮》皆今文說,左氏為古文說。既有今古文之別,宜其各說互異也。 (張舉鵬)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