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建成的最后一個皇家行宮——107歲高齡的北京動物園暢觀樓10月8日首次對公眾免費開放。本周末起,農事試驗場“四爪龍旗”場旗、樂善園獸紋石醢、大清圣旨等420余件珍貴藏品將在暢觀樓展出,講述北京動物園百年園史,每周末,市民可免費參觀。
始建于1908年,為慈禧乘船前往頤和園途中休憩而建的暢觀樓為二層紅磚墻體,周圍有深外廊,山墻面向前開窗,這是北京惟一保存完好的皇家行宮,民國時期曾為孫中山重要的活動場所。
作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建筑,此次暢觀樓將向公眾免費開放一層展廳。明天起,暢觀樓將對外展出動物園百年園史。
北京動物園始建于1906年,在原清“農事試驗場”內。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面長4米、寬兩米的“四爪龍旗”。這面龍旗制作于清末,為農事試驗場場旗,曾長期懸掛在園內正南門。一座高約1米的獸紋石醢也很罕見,該石醢底座為明代石雕,石醢為清代,也有專家斷代其與北海的獨山大玉醢為同一時期的作品。石醢上雕刻著龍、羊、花草、云紋等,從規制看為皇家物品。
展廳內還再現百余年來,動物展示方式的變化,從拴養、籠養到如今的生態式放養。
據悉,園史展開放時間為每周末(不含國家法定節假日)9時至16時,周一至周五閉館。為保護古建,展覽采用分組式參觀,每組最多不超過20人,由專業講解員講解。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