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城市 > 北京 > 正文

    點餐APP 十二家店鋪用一個餐飲執照

    原標題:點餐APP 十二家店鋪用一個餐飲執照

    定福莊周邊三公里內十二家商鋪共用同一營業執照和餐飲許可證

    打開手機點餐APP,輕輕一點,就會看到附近百余家店鋪,琳瑯滿目的菜品。不過,很少有人注意,百度外賣、美團外賣以及餓了么等外賣平臺商家入駐須知中還明確要求商家必須具備營業執照和餐飲許可證。記者觀察發現,在“餓了么”等外賣平臺中公開的這些營業執照和餐飲許可證背后卻有很多問題:有的時間已經過期,有的經營地址不一致,有的“掛羊頭賣狗肉”——店名“烤肉拌飯”,店鋪介紹和實體店鋪招牌則是“沙縣小吃”,而營業執照上卻是“慶豐包子鋪”,甚至有三公里內十家店鋪使用同一個營業執照和餐飲許可證的情況。

      問題1

      三公里內十二家商鋪共用同一個營業執照

    在朝陽區定福莊西街,記者搜索周邊外賣餐廳時發現,在餓了么平臺上,默認排序前十名中,“嘟哩卷飯”、“食俠客黃燜雞”、“聞嫂大肉面”、“渣肉蒸飯”和“江西瓦罐煨湯”五家餐館,在商家簡介中使用營業執照和餐飲服務許可證均為“徽京苑(北京)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證件中所顯示的地址為“豐臺區花鄉紀家廟村188號1-A-807”,而這幾家店鋪所在地址則分別顯示為“朝陽區定福莊西街71號”、“中國傳媒大學東門”、“朝陽區傳媒大學定福莊西街南口”、“傳媒大學西門74號”等。北青報記者繼續查詢發現,僅定福莊周邊三公里內,使用這一套營業執照和餐飲許可證的就達十二家。

    為此,記者致電“餓了么”客服,得到的答復是:“商鋪入駐‘餓了么’平臺時需提交相關證件審核,商鋪營業地址必須和營業執照以及餐飲許可證上所注冊的地址一致。”那為何會出現地址不一致卻還是注冊成功的情況呢?“餓了么”公司一位工作人員對北青報記者說:“有些商鋪可能是因為連鎖店的緣故使用了同一套證件,也有的是因為店鋪換地方了,很多原因。僅從證件地址和營業地址不一樣不能說明什么問題。”

    記者在定福莊西街走訪了這幾家店鋪,據其中幾家店鋪負責人稱,這幾家店鋪之間沒有合伙經營關系,都是獨立經營。“營業執照、許可證那些就借著用唄。說白了你去找人PS一下也行。”其中一家店鋪的老板對北青報記者說。“過兩天我的執照就下來了,你想借用的話,到時候我給你發個照片過去。”

      問題2

      過期證件、外地證件比比皆是

    上海、大連的證件也出現在北京地區的“餓了么”商鋪中。位于傳媒大學西門往西300米8號的“張姐烤肉拌飯”的營業執照顯示為“大連張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登記機關為“大連市甘井子區工商行政管理局”,而其餐飲許可證則為“南昌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張姐烤肉拌飯店”,發證機關為“南昌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直屬分局”。

    同樣有全國證件關聯的還有“小羅先生(定福家園店)”、“鮮食館(定福家園店)”、“U+便當(定福家園店)”等。這三個定福家園店的營業執照均為“上海則杰投資管理公司”,登記地址為上海市普陀區,登記機關為上海市普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三家店鋪聯系方式和地址為同一個。北青報記者走訪后發現,該店新開張,招牌還是某美甲店的招牌,店內無就餐桌椅,店員說:“我們是歸餓了么直接管理,餓了么聯系了幾家飯店給我們送餐,我們再給顧客送。”北青報記者聯系了“餓了么”平臺負責朝陽區高校周邊商家入駐的李姓業務員,詢問外地證件能否審核通過,該業務員稱“可以”。

      問題3

      烤肉、沙縣、慶豐包子一個店鋪三個名

    在團結湖路17號1單元101的“小饞貓烤肉拌飯”,與前面店鋪情況不同的是,這家名為“小饞貓烤肉拌飯”的店鋪,商家簡介里寫的是“沙縣小吃”,而營業執照和餐飲許可證則是已過期的“北京市福園慶豐包子鋪”,該餐飲許可證在2013年12月28日已過期。北青報記者在該店看到,招牌上寫的是“婁記沙縣小吃”,下方掛有一個長方形的LED顯示屏,閃爍著“烤肉拌飯”幾個字。而店內每張桌子都貼有“餓了么”的標志。北青報記者詢問入駐餓了么平臺時是否有人來查驗證件,店主稱:“證件沒人查看,沒事。”

      調查

      點餐平臺入駐前有要求 入駐后無審查

    證件倒是有了,但為何有這么多“問題證件”?“餓了么”、“百度外賣”以及“美團外賣”等都稱入駐商家需有合格的營業執照和餐飲許可證,審核通過才能上線售賣。北青報記者在這幾家平臺的線上申請頁面看到,“百度外賣”只要求選擇“有”或“無”營業執照,沒有要求上傳。“美團外賣”和“餓了么”則要求上傳證件圖,但也有“稍后上傳”選項。三家均稱會有工作人員到店審核執照,百度外賣的客服說:“證件我們留存,不公開給顧客看。”“餓了么”稱所有店鋪均要公開自己的證件信息。

    然而記者在多位商家處得知“沒有來檢查”。位于定福莊東街巷子中的“知識分子”是今年9月新開業的餐廳,店主說:“今年中秋節前‘餓了么’的人來說要查證件,我說還在辦,他們就走了,到現在也沒來看。”該店此前在定福莊西街營業,前年入駐“餓了么”,去年入駐“美團外賣”和“百度外賣”,“‘餓了么’說過要查證,‘百度’、‘美團’沒說過。”

      官方說法

      餐飲一店一證 APP負有審查責任

    對于食品生產單位能否合用一個餐飲許可證,負責頒發餐飲許可證的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表示:“經營場所發生變動的時候,商家必須及時申請變更。不同分店在不同地址營業需分別申請餐飲許可證,一店一證,不可一證多店使用。”

    異地證件真的可以使用嗎?北青報記者分別詢問了北京市工商局和北京市朝陽區食藥監局,得到的答復為:“營業地點為北京的,必須在北京取得營業執照和餐飲許可證。外地證件不能在北京使用,即使是連鎖分店,也需要重新申辦。”

    《北京市餐飲服務許可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同一餐飲服務經營者在兩個以上(含兩個)地址(地點)從事餐飲服務活動的,應當分別申請辦理餐飲服務許可證。此外,餐飲服務提供者改變生產經營地址(地點)的,應當重新申請辦理餐飲服務許可證。

    同時,餐飲服務提供者取得餐飲服務許可證后,應當妥善保管,不得轉讓、涂改、出借、倒賣、出租或者以其他非法形式轉讓。

    10月1日起實施的新《食品安全法》中明確規定,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應當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明確其食品安全管理責任;依法應當取得許可證的,還應當審查其許可證。

    針對目前國內出現的多種形式的互聯網食品售賣行為,國家食藥監總局于今年8月在《網絡食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中,對包括微信朋友圈、餓了么、淘寶網在內的網售食品做出規定,擬要求經營者須具備餐飲資質,平臺方需嚴格審核真實信息,違者將處以罰款并負有連帶責任。

      專家觀點

      食品涉及消費者人身安全

      實名審核、證照齊全是基本條件

    互聯網電商給消費者帶來了諸多便利,對有意愿的經營者,工商部門也實行“寬進”,盡可能予以審批。有人認為,“簡政放權”,應當降低互聯網商家的入駐門檻和行政審批。北京市律師協會消費者權益法律事務專業委員會主任邱寶昌指出:“政策與法律并不矛盾,尤其在涉及消費者人身安全的食品問題上,實名審核、證照齊全是基本條件。互聯網第三方平臺更應當對消費者的人身安全負責。”

    中國食品行業評論員朱丹蓬在接受北青報記者采訪時談到,互聯網外賣平臺是近幾年興起的一種營業模式,此前我國對互聯網的監管、對外賣行業的監管都處于一個空白階段,導致部分不良企業僅從自身盈利出發,只考慮了便利性和網點擴張,對商鋪的審查并不嚴格。新《食品安全法》中我國對互聯網食品行業提出了更多的規章制度要求,“國家出臺規范,互聯網平臺落實監督,消費者也要提高判斷力,對光鮮的線上商家圖片做到理智判斷”。

    對于第三方平臺上出現的問題證照的商鋪,消費者如何保障自己的權益呢?北京京滕律師事務所的張雪東主任說:“如果第三方網絡平臺未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者與商家私通,致使不符合標準的食品通過其網絡平臺進行流通,第三方網絡平臺也負有相關賠償責任。”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