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秋雨一場寒啊。”這恐怕是昨天大家評論天氣時最常說的一句話了。這樣的天氣里,“供暖”這個字眼,看起來又親切了幾分。很多人都在惦記著,今年會提前供暖嗎?昨日,新文化記者向各供熱企業了解了它們今冬的供暖準備情況。
讀者電話 今年長春有可能提前供暖?
“今年是不是也有可能提前供暖啊?”昨日,長春市民張先生打來電話詢問。
他的疑問,來自于交采暖費時聽到的說法。
10日,他去交采暖費,與供熱企業的工作人員簡單聊了一會兒。他問,去年,長春就提前供暖了,那今年咋樣?
“供暖公司的人告訴我,20日前就得做完供暖準備。”
聽到這個,張先生追問了一句,“那是不是要提前供暖?”
“有這個可能。”這名工作人員告訴他。
那么,今年會提前供暖嗎?
記者查證 熱企接到通知“做好準備”
昨天,新文化記者向各熱企了解情況時確認,確實有這么個通知,各供熱企業都接到了。
“我們接到了這份通知,已完成了注水,達到供熱的要求。”昨日,金誠熱力有關人員表示。
“政府要求在20日前必須達到供熱條件。”同鑫熱力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個通知并不意味著今年確定要提前供暖,因為還要考慮到天氣情況。
新文化記者了解到,在去年的這個時候,根據氣象預報,當年10月20日氣溫將驟降,最低達零下5攝氏度,長春市公用局召集供熱企業召開專門會議,要求具備條件的供熱企業于10月21日零時正式開栓供熱。
那今年呢?“其實,這也是為長春實行‘彈性供暖’做準備。”同鑫熱力相關負責人表示,政府要求的20日前做完供暖準備,實際上也是一個應急措施。如果天氣變化,需要供暖,那在20日長春就能開栓供暖。如果天氣不太冷,那就按照正常供暖時間走,也就是25日供暖。
采訪中,新文化記者也了解到,長春各供熱企業正在為20日前達到供暖條件做著準備。大部分供熱企業表示,達到要求沒有問題。
此外,還有熱企把開栓供熱的準備時間提前了。昨天,擁有8萬用戶的宇光熱力相關負責人表示,“考慮天氣情況,我們計劃18日就開栓供暖。”他表示,能不能按計劃來,還得看實際的天氣情況。
名詞解釋—— “彈性供暖”有啥條件?
據介紹,長春市實施“彈性供暖”的標準是,一般連續5天“日均氣溫”低于5℃即可啟動全市供熱。
此外,連續一周“日平均溫度”等于或高于5℃,是停止供暖的標準。
這里的“日均氣溫”,是指每天2時、8時、14時、20時四個時刻氣溫的平均值。
關注天氣—— 供暖期之前天氣咋樣?
新文化訊(記者 遲久陽) 昨天,我省大部分地區普降小雨,降雨量不足5毫米,長白山天池區域還出現降雪。
今天白天,我省大部多云轉晴,而且從12日至18日,我省平均氣溫比常年明顯偏高。不過盡管如此,但請您不要放松警惕,因為在供暖期到來之前,18日我省還將有一次較強冷空氣活動,氣溫會明顯下降。
■相關新聞
全省2015年供熱工作調度會召開提出熱企供熱質量不達標供熱主管部門要負責任出現大面積停供要建立懲罰性賠償制度
10月9日至10日,吉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組織召開全省供熱工作調度會議。新文化記者了解到,各市(州)、縣(市)政府主管領導及供熱管理部門主要領導和供熱辦主任參會,會議由袁忠凱副廳長主持,在聽取了各地供熱準備工作匯報后,秦福義廳長對今年冬天供熱工作提出了具體的部署:
針對百姓投訴的問題、訴求,一定要及時回復、及時處理。供熱事業是服務民生的行業,各地要加強供熱的服務管理工作,各供熱企業要注意服務態度,及時、有效處理好群眾的投訴,抓好供熱服務質量。
各供熱應急預案不要只停留在紙面上,一定要針對可能出現的生產運行故障、安全生產事故、氣候變化等,制定相應的搶險應急處理預案,完善各地供熱應急預案。各地在制定應急預案時,要同時考慮水、電、氣象、環保等方面對供熱的影響,明確各部門的責任。供熱企業要制定并完善極端寒冷、暴風雪等惡劣天氣及斷水、斷電情況下的應急預案,遇有極端天氣和斷水斷電等情況出現,確保及時有效啟動,保證正常供熱,堅決預防和遏制重大安全事故發生。
各地供熱管理部門要督促供熱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確保用戶室內溫度符合要求。供熱企業供熱質量不達標的,供熱主管部門要負責任。加強對供熱系統運行參數的監管,杜絕低溫運行和停供、斷供等問題的發生,抓好供熱運行質量。對出現大面積、長時間停供問題,要建立懲罰性賠償制度,由責任單位按照停供時間加倍給予用戶賠償。
繼續推行供熱計量收費工作。各地要認真總結分析2014-2015年采暖期供熱計量數據,在具備供熱計量收費條件的區域實施供熱計量收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