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內丘縣柳林中心衛生院醫生在煎藥。 資料片
■閱讀提示
日前,省政府公布《河北省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明確了我省未來五年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的“路線圖”。
這是我省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的通知》、《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編制而成的我省首個關于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的規劃。
《規劃》包括四部分、九大任務,提出到2020年中醫藥健康服務總規模超過1000億元;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全部建立標準化中醫科、中藥房;鼓勵社會資本舉辦具有中醫特色的康復服務機構等系列目標舉措。
先行發展中醫醫療服務,三級甲等中醫院成設區市“標配”
近年來,我省將中醫藥事業發展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此番《規劃》出臺必將加快我省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那么,什么是中醫藥健康服務?
“中醫藥健康服務是運用中醫藥理念、方法、技術維護和增進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的活動。主要包括中醫藥養生、保健、醫療、康復服務,涉及健康養老、中醫藥文化、健康旅游等相關服務。”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段云波認為,中醫藥健康服務可以簡單概括為醫療和非醫療服務兩大類。
段云波表示,加快發展中醫藥健康服務是我省深化醫改、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也是擴大內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在要求。
“到2020年,我省將基本建立中醫藥健康服務體系,中醫藥健康服務總規模超過1000億元,成為我省健康服務業重要組成部分和推動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規劃》如是提出,并從提供能力、技術手段、產品種類、政策環境等四方面設定了具體目標。
“要達到目標,重要的是充分釋放中醫藥健康服務潛力和活力,充分激發并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中醫藥健康服務需求。”段云波坦言,一直以來,我省中醫藥特色優勢并沒有充分發揮,在諸多領域的發展還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這正是《規劃》亟須破解的難題。
為此,《規劃》提出九大任務,其中,發展中醫醫療服務被列為首要任務。
《規劃》明確提出,要加大投入,建好省、市、縣三級公立中醫醫院,鞏固公立中醫醫院提供基本中醫醫療服務的主導地位;加強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夯實中醫醫療服務基礎。同時,鼓勵社會資本舉辦非營利性中醫醫院和傳統中醫診所,發展中醫特色突出的康復醫院、老年病醫院和臨終關懷醫院等醫療機構;鼓勵中醫專業技術人員特別是名老中醫開辦中醫診所等。
值得關注的是,為了凸顯發展中醫醫療服務的緊迫性,《規劃》還提出指標要求,如五年內確保每個設區市至少建成一所三級甲等中醫(中西醫結合)醫院;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全部建立標準化中醫科、中藥房;所有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70%的村衛生室具備中醫藥服務能力,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診療量達到診療總量的30%。
據了解,目前,我省已開始實施設區市公立中醫醫院服務能力提升工程,下一步,要加大對邢臺、衡水、張家口市中醫醫院的支持力度,扶持其成為三級甲等中醫醫院。
“這體現出統籌城鄉、區域中醫藥健康服務資源配置,促進均衡發展的思路。”段云波說。
發展中醫養生保健是建立中醫藥健康服務體系的又一項重要內容。
近年來“養生熱”的出現既反映了百姓對養生保健的迫切需求,也說明了加快發展養生保健服務產業的重要性。對此,《規劃》專門進行了細化安排。
發展中醫養生保健服務的重點放在“治未病”服務體系建設上。《規劃》提出,要鼓勵社會力量舉辦規范的中醫養生保健機構,培育一批技術成熟、信譽良好的知名中醫養生保健服務連鎖機構,還要支持運用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等信息技術開發智能化中醫健康服務產品,為居民提供融中醫健康監測、咨詢評估、養生調理和跟蹤管理于一體的中醫養生保健服務。
“治未病”是一個中醫專有詞匯,即采取相應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發展,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和瘥后防復三個方面。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