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森林公安局“5·21”系列專案繳獲的部分野生動物制品。新京報記者 信娜 攝
北京市森林公安局“5·21”系列專案繳獲的犯罪嫌疑人作案工具。新京報記者 信娜 攝
“5·21”系列專案繳獲的部分野生動物制品。新京報記者 信娜 攝
新京報訊 (記者信娜)每年,數萬頭非洲象被非法殺害,大量象牙制品被販賣消費。近期,北京市森林公安局偵破一樁特大非法販賣象牙制品案,涉案查扣象牙及其制品804.4公斤,抓獲犯罪嫌疑人16名。
群眾舉報 涉案象牙從日本非法走私
5月20日,群眾舉報將有象牙制品從外地運輸到大興區。接警后,北京市林業局通過偵查、設卡堵截、跟蹤抓捕等方式,于21日在大興區黃村鎮抓獲犯罪嫌疑人。此時,他們正在稱量象牙。
隨后,市森林公安局成立“5·21”專案組,歷時3個月,最終將案件偵破。經審訊,涉案象牙由日本非法走私入香港,經深圳、威海流入大陸。
據了解,系列案件中,共抓獲北京、河北、廣東、山東等地犯罪嫌疑人16名,其中15名被依法批準逮捕,1人移交至深圳警方。此外,行動中共計查扣象牙及其制品804.4公斤,犀牛角11.3公斤,以及熊掌、盤羊角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制品,涉案價值2439萬元。
非法象牙貿易向互聯網發展
市森林公安局表示,此次打擊行動中,非法交易的走私販運、加工、出售已形成網絡,且作案手段不斷變化。網絡使得涉案人員更加隱蔽,以經營古玩店等為幌子,實際通過網絡、快遞等方式進行大宗地下交易。
為此,市森林公安局聯合多個部門,整治打擊非法擺賣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問題突出的古玩城、花鳥市場,并與互聯網公司合作,對用戶舉報疑似重大違法犯罪線索快速反應。
2013年至今,全市森林公安機關共立案222起,包括34起特別重大案件和重大案件,共計查扣犀牛角、熊掌等制品1321件,涉案總額811萬元。其中,查扣1527公斤象牙制品,涉案總額近五千萬元。
追問1
非法象牙貿易為何屢禁不止?
“2013年,共有2.2萬頭非洲象被殺害”,Traffic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中國項目主任周非說,“目前,非洲象野生象群的數量不足50萬頭,再過20年,其可能面臨功能性滅絕危險”。
在中國,象牙雕刻歷史悠久,并于2009年作為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種方式,允許購買非洲南部出售的60噸存量象牙。
伴隨直線上升的象牙需求量,非法交易等違法行為也日漸猖獗。大部分非法象牙貿易起始于非洲,“一部分由東南亞,另一部分由中東到歐洲”,周非說,“最終進入中國香港和大陸”。
象牙制品在中國受到青睞。據報道,中國成為最大的非法象牙消費市場。此外,合法象牙交易“洗白”非法買賣也成為其屢禁不止的誘因。“有合法貿易存在,非法或合法很難界定”,周非表示。
如何遏制互聯網非法交易行為?
追問2
電商、社交平臺,互聯網成為非法象牙貿易的新手段。市森林公安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野生動物非法交易鏈向互聯網蔓延”。
從實體市場走向網絡,隱蔽性增強,打擊難度無疑加大。騰訊安全管理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其會定期清理處置違法有害信息,上報重大線索,“大多數違法行為仍通過用戶舉報”,她說。
Traffic等保護組織協助進行網絡監測。“網絡成交,快遞運送”,周非簡單解釋網絡非法貿易的流程。
切斷快遞傳遞也成為遏制非法貿易鏈的重要環節。2015年3月,國家林業局聯合多部門及17家快遞企業簽署倡議書:加強收寄物品驗視,對通過快遞渠道寄遞瀕危物種及其制品行為保持警覺。但強制性不足導致其執行效果并不理想。
“從源頭打擊,切斷貨源”,市森林公安局負責人描述其執法手段。而對于互聯網交易,他說,“我們會聯合互聯網公司屏蔽交易信息,積極宣傳并發動群眾舉報”。
2015年,中美達成協議,“承諾在各自國家頒布禁令幾乎完全停止象牙進口和出口”。“全面禁貿有助于打擊非法盜獵”,周非表示。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