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城市 > 七彩秦州 > 鄉鎮動態 > 正文

    【聚力精準扶貧】藉口鎮半坡村雙聯行動幫扶見實效

    順應民意  抓住民心  真幫實聯
    藉口鎮半坡村雙聯行動幫扶見實效

    藉口鎮半坡村是天水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馬小龍的聯系村,該村地處秦州區藉口鎮西北山區,距鎮政府13公里,由南北頭、新莊、馬營、窯上、雙溝屲5個自然村組成,共有206戶993人,耕地面積3800畝,廣種薄收,經濟收入十分有限,生活水平低下,是全區典型的貧困村之一。在雙聯行動中,鎮村兩級班子和聯村領導緊密配合,根據村情實際確定了發展新產業、建設新農村、培養新農民和建強村組織的幫扶思路,有效解決了群眾增收難、生活質量不高、致富能力低等問題。

      一是發展新產業,解決群眾增收難的問題。半坡村地處高寒陰濕山區,海拔相對較高,土地瘠薄,主要以種小麥、油菜、洋芋等傳統作物為主,生產結構單一,沒有自己的主導產業,農民群眾增收致富難。針對這一現狀,鎮村兩級班子和聯系領導在深入調研摸底的基礎上,在村上開展了“幫什么,怎么幫,扶什么,怎么扶”的大討論,轉變“幫扶干部叫我們這樣干”的“等靠要”思想,充分調動了廣大群眾生產積極性;根據村莊立地條件、群眾意愿和市場需求,將核桃產業定為村上的主導產業,廣泛動員社會力量籌集資金,發動群眾投工投勞,平整梯田1000畝,已建成核桃園300畝。同時,針對核桃生長周期長、群眾短期無收益的實際,馬主任先后多次深入半坡村,了解村情、民情、戶情,在吃透村情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管委會資源優勢,積極協調半坡村剩余勞動力到管委會下轄企業務工,并于今年9月24日在該村設立了天水經濟技術開發區藉口鎮半坡村勞務工作站,實現了致富長效產業和短期產業的有機結合,解決了該村群眾致富增收難的問題。
      
      二是建設新農村,解決群眾生活質量不高的問題。長期以來,半坡村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村莊面貌落后,村上環境“臟亂差”的現象突出,“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就是村上生活寫照。原有村陣地千瘡百孔、“外面下大雨,室內下小雨”, 村干部只能在自己家里辦公。“百聯千扶萬幫”工程開展以來,聯村領導和鎮村兩級班子經過調研協商,按照群眾意愿和問題的輕重緩急,協調相關部門,采取分批分階段實施幫扶的辦法,新建91.64平方米的村級陣地一處,硬化巷道、文化廣場、陣地院落1403.3平方米,修繕文化舞臺120平方米,修建護坡150.2平方米,在村內安裝太陽能路燈5盞,配套安置健身器材5套,下一步還將對1393平方米的公共場所進行綠化。該村黨支部書記裴小兵高興地說,這是我們村有史以來最大的變化,有黨和政府雙聯行動的好政策,有馬主任和鎮領導的大力扶持,我們村更大的變化還在后頭呢。

      三是培養新農民,解決群眾致富能力低的問題。針對村民致富缺技術、學技術難和不會經營、不會管理的現狀,聯村領導和鎮村兩級班子為村里量身制訂了村民致富技能提高培育計劃。針對村上發展核桃產業的需要,積極協調市上果樹專家深入半坡村,專題開展核桃種植管理技能培訓,并和群眾一道走進村民的核桃園,現場示范,手把手為群眾傳授技術;針對村民外出務工缺技術、靠苦力維持生計的實際,聯系協調村內剩余勞動力到企業邊實地學習邊打工,讓外出務工的群眾很快掌握了一技之長;針對群眾不懂經營管理的實際,協調相關部門專家在村里舉辦農村致富經營管理培訓班,按照村莊發展規劃和村民意愿,培養會經營、懂管理,能夠合理組織配置家庭的人力、財力、物力以及使用土地等資源,組織生產,懂得談判,建立契約關系,應用傳統營銷和互聯網等新型營銷相結合的經銷模式的新農民,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市場經營活動;針對村里群眾文化素質不高、法制觀念淡薄的實際,積極協調市區相關部門開展文化進村、法律服務進村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截至目前,該村已舉辦各類培訓12場次,培訓村民2600多人次,每戶至少有一人參加了村里舉辦的一次培訓,村里的致富產業已初具規模,“人人有致富技能”的目標正在實現,村民知法守法、參與健康向上文化活動已蔚然成風,半坡村群眾正以新型農民的形象穩步走在致富奔小康的前進路上。

      四是建強村組織,解決村里無致富帶頭人的問題。“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針對該村在家黨員年齡結構偏大,大量年輕黨員外出務工,黨在新時期的新論斷、新精神及時傳達存在困難等實際,在加強村級陣地建設的基礎上,著力在配強班子上下工夫。為了選一個能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好支書,聯系領導和鎮黨委通過思想發動,動員在外地打工的年輕黨員裴小兵回鄉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并對村兩委班子進行了整動,使該村有了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強領導核心;為了提高黨員素質,采取缺什么就補什么,什么弱就學什么的辦法,動員黨員利用手機、電視、廣播、互聯網等媒介自學,聘請理論專家、學者和技術人才授課,引導支部書記學習,村支部再為村其他黨員干部授課,以講促學,并在正常的學習基礎上,每月集中村支部書記、村支部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長、駐村干部、大學生村官開展學習討論,互相取長補短,提高整體素質。同時,為了村干部眼界開闊、放下包袱,挑選一批年輕優秀接受新事物能力強的黨員到陜西楊凌農業綜合示范園考察學習農業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讓黨員干部開闊了視野,增強他們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決心。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