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超限超載運輸,不僅嚴重破壞路面及橋梁,還極易引發道路交通事故,屢屢成為“事故元兇”。然而,在湘贛兩省交界處,卻活躍著一批“瘋狂的貨車”:非法改裝改型、嚴重超限超載、集體沖關阻礙執法。
超載最多能達近百噸
東風界是湘贛交流的重要通道,近期據群眾反映,319國道東風界江西境內的兩旁停了數十輛“巨無霸”大貨車,其中絕大部分是從江西運往湖南的瓷磚掛車。這些貨車由于超限超載無法通過省界另一側瀏陽市境內的流動執法檢查點,只好停在路邊同執法人員“耗時間”,伺機集體沖關。
不久前,記者在湖南瀏陽市大瑤鎮與江西上栗縣金山鎮交界的東風界,目擊了瀏陽市治超執法人員查處超限超載貨車的行動。由于瀏陽市在邊界設立了流動執法關卡,經常有大量貨車如長龍般停在關卡那一頭的江西境內。“貨車司機等到凌晨執法人員疲倦時,就伺機沖關或者耗到我們撤離。”談起治理外省過境貨車超限超載的尷尬,瀏陽市路政執法一隊隊長邱輝一臉無奈。
瀏陽市楊家超限檢測站負責人彭顯付說,江西高安市盛產瓷磚,而瀏陽是高安瓷磚進入湖南市場的重要通道,因此東風界經常有大量“瓷磚車”出入。但是,這些大貨車普遍存在嚴重超載的情況。它們一旦進入瀏陽市境內,將給當地的主干道以及橋梁安全造成極大威脅。
一份執法記錄顯示,瀏陽市楊家超限檢測站今年6月12-13日的一次執法行動共截獲7輛江西牌照貨運車輛。令人震驚的是,其中一輛滿載河砂的掛車在駛上地磅檢測時,最大稱重量達150噸的地磅頓時爆表。據瀏陽市公路局介紹,除運輸不可解體貨物車輛經審批外,路上運行車輛的車貨總重不得超過55噸。
“通常,一節火車皮的載重為60噸,這車貨重量遠遠超過兩節火車皮。”執法人員說。
兩地治超措施對接不到位
由于大貨車普遍超載造成貨運市場混亂,形成“不超載就賺不到錢”的局面。據部分貨車司機反映,當前貨運市場價格不統一,秩序混亂,只好競相壓價承攬貨源,而“要想獲得利潤就必須鋌而走險地超載”。
記者調查發現,貨運市場逐漸形成了“壓價-超載-運力過剩-再超載”的惡性循環。據了解,由于長期超載運行,正常使用年限在10年左右的貨車,只要過了4至5年后就要報廢,這種成本最終讓貨車司機得不償失。
除此之外,超載貨車橫行湘贛邊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兩省監管和治理的不匹配。從2014年8月起,湖南在全省范圍內開展車輛超限超載集中整治行動,重點開展車輛、貨物源頭治理和路面執法。位于湘贛邊界的瀏陽市則打出“綜合治超”組合拳,使得瀏陽本地貨車超載超限現象得到全面遏制,但對過境貨車治超收效甚微。
據湖南方面的執法人員介紹,江西開往湖南的一些過境貨車運載量大、不服從指揮,甚至集體沖關抗拒執法,加之兩地整治力度不一,給邊界治超造成了被動。有的大貨車為避開檢測點,棄大路走小路。有時候,當超載車被強制卸貨轉運后,就再找個地方把超載貨物重新裝在一起,玩起“躲貓貓”游戲。
超載車暢通江西四縣市
值得質疑的是,這些嚴重超載的“瓷磚車”從江西高安的廠里出發,在江西境內要經過高安、上高、萬載、上栗四個縣市,行駛兩百余公里才能到達湘贛邊界。這一路為何能夠暢通無阻?“如果中途有查處,超載貨車就跑不到邊界來。”邱輝說。
針對這一質疑,江西省公路局治超辦負責人11日對記者回應說,近幾年江西很多地市都出動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并且表示未遇到車貨重達150噸這么嚴重的情況,還需要去調查。目前,江西在重要樞紐干線上運轉的治超站有24個,但由于路網太發達,難以做到全面監控。下一步將大力采取整治措施,包括加強流動執法等。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