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外交部長朱莉·畢曉普曾用“紅臉怒漢”表情符號指代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引發外界對澳俄關系走向的好奇和猜測。
癟嘴、怒目、紅臉,這個表情符號如今已風靡社交網站。澳大利亞議會22日圍繞該表情符號發生激辯,大家都想弄清畢曉普究竟是什么意思?
今年2月,畢曉普接受美國知名聚合類新聞網站BuzzFeed的特殊采訪。之所以說特殊,是因為畢曉普全程使用表情符號回答提問。
當被問及如何描述俄總統普京時,畢曉普以“紅臉怒漢”表情作答。澳大利亞與俄羅斯因馬航MH17航班空難而關系緊張之際,澳外長的這番表態立即引發外界的猜測。
澳大利亞反對黨工黨參議院領袖黃英賢在議會聽證會上說,澳俄關系處理起來相當困難,作為外交部長,畢曉普想借這個表情向公眾傳遞什么信息值得玩味。
“它可能表示,(畢曉普)外長對他(普京)很憤怒,”黃英賢說,“也可能表示,她認為普京是個紅臉怒漢。我搞不懂。”
澳大利亞總檢察長喬治·布蘭迪斯則認為,沒有必要小題大做。“沒人認為……這種溝通(以表情符號回答問題)是在傳遞任何正式外交含義,”他說,“它壓根就不是在形容我們與俄羅斯之間的關系。”
畢曉普解釋稱,普京“自詡為硬漢……我認為他會對我使用這個表情符號指代他而感到高興”。
去年7月,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17航班在烏克蘭領空遭擊落,298人遇難,其中包括38名澳大利亞人。澳方指認烏東部反政府武裝使用由俄羅斯供應的“山毛櫸”地空導彈擊落客機。俄羅斯方面否認這一說法,堅稱烏政府軍才是真兇。
澳俄關系自此漸趨緊張。去年10月二十國集團峰會前,澳前總理托尼·阿博特甚至揚言,將“抱摔”普京,為馬航MH17航班遇難的民眾討公道。(劉紅霞)(特稿·新華國際客戶端)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