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城市 > 臺灣 > 正文

    臺灣光復70周年今昔比 “日本殖民烙印”還在嗎?

    10月24日,由臺灣學界、企業界及退役將領共同發起的“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紀念協會”在臺北成立。(劉舒凌 攝)

    今天是臺灣光復70周年紀念日。1945年10月25日,在時稱公會堂的臺北中山堂,時任中國臺灣省行政長官兼警備總司令陳儀宣布:“自即日起,臺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已置于中國主權之下。”70年過去了,臺灣當年被日本殖民統治烙下深深印記的地方,如今都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殖民統治中心】“總督府”變成臺當局領導人辦公地

    19世紀末,甲午戰爭后,日本割占臺灣,在原清末布政使衙門內成立“總督府”。“總督府”1912年6月開工,耗時6年9個月至1919年3月竣工,總工程費達181萬日元。

    日本殖民當局意圖通過它來體現“殖民統治者的絕對權威”。“總督府”外形呈“日”字形,面向自稱“太陽國”的日本。

    二戰末期,美軍曾對臺灣“總督府”輪番轟炸,轟炸引起的大火燒了三天三夜。“總督府”成為當時臺灣島內單一目標遭攻擊次數最多、單位面積中彈量最大的地區。

    臺灣光復后,當時的中國政府在1947年對“總督府”大修,改名“介壽館”。1949年,蔣介石遷臺后,以此為臺當局領導人辦公地。2006年,“介壽館”正式成為臺當局領導人辦公室,成為臺灣島內權力象征。(王詩堯)

    英國前首相丘吉爾的外孫女埃瑪·蘇姆斯(右)參訪臺灣“金瓜石國際終戰和平紀念園區”。(臺灣《聯合報》資料圖)

    【戰爭直接產物】昔日殘虐戰俘營變身紀念園區

    太平洋戰爭期間,臺灣作為日本侵略南洋的前進基地,在臺北、高雄、屏東、花蓮、白河、金瓜石等地,設置許多戰俘營,關押東南亞地區的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的戰俘,從1942到1945年,先后關押4344名盟軍戰俘,超過一成戰俘因為遭受不人道對待而死亡。

    盛產銅礦、金礦的金瓜石,是臺灣設立的第一家戰俘營。周圍老百姓稱這座囚牢為“督鼻仔寮”(閩南話,外國人營舍)。有史可查共1135名戰俘在金瓜石遭虐待。

    加拿大籍的臺灣戰俘營紀念協會會長何麥克和許多人奔走努力,1997年,金瓜石戰俘營舉行首次追思儀式。后來,新北市政府在金瓜石舊址興建戰俘營紀念公園。

    園區里,舊址只有一根門柱和一小段圍墻。一段長數十米的黑色大理石墻矗立,上面寫滿人名,題寫了“獻給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日本人囚禁在臺灣的盟軍戰俘”。另有紀念碑則寫:“這座公園將是一個永久的紀念地點,也是對所有二次大戰期間曾在此地及島上其他戰俘營受盡苦難的戰俘們的永遠的致敬。”

    圖為臺灣高中歷史課本。(臺灣《旺報》資料圖)

    【精神奴役載體】教科書幾經變遷較量不止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褚靜濤在其發表的《光復初期臺灣教育的接收與重建》一文中提到,日據臺灣50年,推行差別教育、歧視教育,高等教育欠缺,嚴重限制青少年身心全面發展。日本殖民者推行同化教育,灌輸日語及日本文化,臺籍學生得不到中華文化教育。

    1945年10月25日,陳儀團隊迅速接收與重建臺灣的教育,貫徹全民教育、國民教育、公平教育理念,強制推行國語國文、中華史地等課程,并取得一些成效。

    此后,島內的教科書幾經變遷。臺灣《中國時報》曾經發文總結島內各個時期的教科書:日據時期“皇民化”教材,站在日本殖民統治者立場;“兩蔣”時期教材,是為配合美國在東亞圍堵中國大陸的戰略;李登輝、陳水扁時期的教材,則極力“去中國化”,抹滅臺灣先烈抗日事跡,并取消“臺灣光復紀念日”為法定假日,進而廢棄“光復節”,篡改為“終戰紀念日”。

    2014年1月,臺灣教育部門課程審議會微調高中語文和社會領域課綱,對李、扁時期“去中國化”做了一些撥亂反正,如歷史科中將“日本統治”改為“日本殖民統治”,將抗戰勝利后“接收”臺灣改為“光復”臺灣等。

    中新社記者熊然攝

    10月23日,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70周年,《臺灣同胞抗日史實展覽》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新落成的臺灣同胞抗日史實專題展廳揭幕。中新社記者熊然攝

    【兩岸同紀念】大陸反“獨”臺灣擴大紀念

    今年10月23日,紀念臺灣光復7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出席。

    俞正聲表示,臺灣回歸祖國,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贏得抗日戰爭勝利的成果。1949年以來,盡管兩岸尚未統一,但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從未分裂,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臺灣是中國領土一部分的地位不被改變,是全體中華兒女的神圣使命。兩岸同胞有決心、有能力挫敗一切“臺獨”分裂圖謀,維護臺海和平,推動兩岸關系向前發展。

    今年10月22日,臺灣行政當局發言人孫立群介紹,多年來在當局臺灣省政府所在地(南投縣中興新村)舉辦的光復節紀念大會,10月25日將重返當年日本總督安藤利吉呈遞降書的臺北公會堂(今中山堂)并擴大舉行。

    臺當局廣邀當年臺灣義勇隊少年團參加者等抗日志士、先賢先烈家屬代表與海內外各界人士1100余人與會。

    臺灣行政當局指出,1945年抗戰勝利,日本投降,臺灣、澎湖才重返中國,臺灣光復實屬不易。今年辦理紀念活動中,特別編印的《開羅會議與臺灣光復》專輯收錄了珍貴史實文件,厘清臺灣主權歸屬中國的法理基礎。(完)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