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城市 > 江蘇 > 正文

    江蘇計生紅旗縣提前20年進入老齡化 學校缺生源

    中國老齡化加劇 專家建議建立基礎信息搜集系統截圖

    中國老齡化加劇 專家建議建立基礎信息搜集系統

    時長:2'32''

    播放:13177

    來源:央視網

    中國老齡化加劇 專家建議建立基礎信息搜集系統關閉自動播放相關專輯 推薦視頻: 收起視頻

    正在播放

    山西翼城二胎試點30年未現人口激增 學校缺生源

    10月4日,徒步第三天,參與的70后志愿者們在途中留影。受訪者供圖

    來自全國各地的十余70后非獨家庭成員在今年國慶期間走上了一段“自討苦吃”的路。他們從山西運城徒步100公里到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呼吁國家全面放開二孩,因為留給70后的機會實在不多了。

    如今,圍繞“二孩”的放開與否,多地的實踐效果漸漸清晰。對此,多位學者呼吁,人口是國家發展的基礎,人口變化及相應的決策事關中國未來。

    “朝圣”之旅

    70后非獨呼吁全面放開二孩

    100公里,是山西運城到翼城的距離。今年10月2日起,一行14人徒步走了整整4天。

    這是一段“自討苦吃”的旅途,為了再次將70后非獨家庭的聲音傳遞出去,呼吁國家立即全面放開二孩。

    參與者們穿著白綠色襯衫,舉著印著“徒步去翼城”的旗子,在塵土飛揚的國道上和焚燒秸稈的煙霧中走成一條直線。他們經過農田和村莊,路過村民曬的玉米,甚至在黑夜繼續前進。

    有的參與者腳上磨出水皰,坐在國道邊上脫下鞋子,用針挑水皰;有時到了飯點,卻因身處荒蕪的地方吃不上飯。

    他們的目的地叫翼城,一個地處山西省西南名不見經傳的縣城。然而,對于他們這十幾個70后非獨家庭卻有著獨特的意義,這段路也有了“朝圣”的意味。

    30年前,在學者梁中堂的推動下,國家特批在翼城縣試點二胎晚育。翼城縣成為中國人口政策的特區。試點多年后,學者在這里發現,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在沒有政策干預的情況下,生育意愿也會有一個自然調節的過程。

    領隊“鳳凰”,是生于1977年的湖南妹子。鳳凰來自一個非獨家庭,婚后育有一女,因丈夫擔任公職,不能生育第二個孩子。

    “我已經是38歲的高齡了,如果再不全面放開二孩,我這輩子肯定沒機會了?!?/p>

    鳳凰的擔憂也是部分70后非獨家庭的心聲。在這些名字中有“70后”、“非獨二胎”等關鍵詞的微信群中,焦灼的情緒一直蔓延著。隨著近期“二孩”話題變熱,他們再次緊密關注著政策的風吹草動和各種與人口政策相關的“信號體”文章。

    不能否認的是,等待是有代價的。群內的一些70后不得不面對的是月經量越來越少的現實。她們深知,這意味著身體再造卵細胞的功能正在喪失。

    “二胎”試點

    翼城試點30年后生育率未升

    至今,年近70歲的梁中堂每年都要去幾次翼城,最近的一次在今年2月份。在人口學語境中,翼城與梁中堂是兩個關聯詞語。

    1985年,在全國普遍實行“一胎化”政策的背景下,翼城縣的農民家庭允許生育二胎。但需要滿足“晚婚、晚育和生育間隔”這三個條件,即已婚女性不早于24周歲生育第一胎,30周歲后可生育第二胎(2009年后,提前到28周歲)。有專家將這一試驗稱為“翼城模式”。

    若對計劃生育政策追本溯源,1979年是一個標志性年份。當年,計劃生育政策由鼓勵變為強制。一年后,“一胎化”就由政策成為國策;1981年3月,負責政策監督的計劃生育委員會誕生。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把實行計劃生育確定為基本國策,同年11月寫入新修改的《憲法》。

    1984年,時任山西省社會科學院人口研究所所長的梁中堂遞交了《把計劃生育工作建立在人口發展規律的基礎上》的報告,建議放棄“一胎化”,采用晚婚晚育加間隔的二胎方案。

    1985年春,梁中堂再次建議,請求中央批準他在北方地區選擇一個縣進行試點試驗。翼城縣“晚婚晚育加生育間隔”的試點由此而來。

    當年,翼城計生委規劃了翼城《人口發展測算表》,計劃到2000年,翼城總人口達300331人。而2000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顯示,翼城人口達到303258人。規劃與現實,幾乎達到驚人的一致。

    此后的三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翼城的人口總量增長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性別比優于全國平均值。如在1982-2000年兩次人口普查期間,全國人口增長了25.5%,山西省增長了28.4%,臨汾市增長了30.4%,翼城縣僅增長了20.7%。

    梁中堂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翼城經驗已表明,即使放開人口控制,人口也不會無序增長,人口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結果。30年來的改革開放政策讓中國經濟社會有了翻天覆地的發展,而翼城的現狀并沒有任何特別之處。

    梁中堂認為,翼城人口變動和現狀是由于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等因素決定的。所謂“翼城模式”的成功,是因為這里的人口現狀是客觀規律作用的結果。

    然而,這種模式自從出現至今,不同的聲音不時響起。有人質疑翼城因有梁中堂的指導才能取得成功等,而這也在梁中堂的預測之中。他清晰地認識到,如果翼城離開了梁中堂不能成功,那么這個試點就沒有意義了。因此,他也在淡化自己的存在。

    近日,“攜程旅行網”CEO兼董事會主席梁建章以及人口學者黃文政撰文透露,在2015年上半年,衛計委曾派人去山西翼城調研來“研究”全面放開二孩的可推廣性。兩位作者認為,翼城的政策試驗結論早已清晰,其試點結果印證中國需鼓勵生育。

    老齡化之憂

    “計生紅旗縣”鼓勵生二孩

    母校沒了,被合并了。

    一次返鄉中,在北京工作的江蘇如東人周明發現了這個令人唏噓的事實。“計劃生育做得太好了,學校招不到人,就合并了。”

    比全國提前十年實行計劃生育的江蘇省南通市的如東縣,如今也比全國提前二十年進入老齡化。當地官方人士的說法印證了周明的觀察:生源減少,如東的學校不得不合并。從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間,全縣中小學總數減少了一半。

    曾被國務院授予“全國計劃生育紅旗單位”稱號的如東縣,近年來因嚴重老齡化再次被外界視為觀察中國未來的窗口。

    數據顯示,如東縣老人比重的29.26%的數字,是我國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地方。因此如東也被稱為中國最“老”的縣。

    讀研之前,今年23歲的趙越曾在家鄉如東的一家報紙實習。那年,身為實習生的他參加了一個江蘇省相關部門在如東調研老齡化的座談會。他第一次意識到,家鄉人口老齡化的嚴重程度。

    生于1992年的趙越是家中獨子。在他的記憶中,在同齡人中沒有聽過家中有兩個孩子的情況。而畢業后返鄉的同學更是屈指可數?!皩W習好的去了北上廣,回到縣里的人很少?!?/p>

    多年來,如東縣原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潘金環一直關注當地的人口結構問題。根據他的測算,十年來,被高等學校錄取的學子有近6萬人,其中4萬多人才在外地生活。

    潘金環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如東中小學的合并都是原先就預見到的,學校的調整也是意料之中的。因此,他曾多次建議當地政府調整教育結構,發展本地職業教育,培養產業技術人才,讓年輕人留在本地就業。

    他對記者介紹,如東縣在吸引人才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住房上有一些具體的優惠政策。政府對職業教育也更加重視,規模越來越大。

    此外,如東縣在創業環境上也大做文章,出臺了《如東縣政府關于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和建設創業型城市的意見》,在稅收減免、資金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政策。

    去年3月底,江蘇省“單獨兩孩”政策正式實施。潘金環表示,當地計生委的工作人員對于符合“單獨二孩”政策的對象發函,動員并且鼓勵他們生二孩。

    記者發現,在政策落實之前的一個月,如東縣已提前謀劃“單獨二孩”審批工作,將再生育一孩審批時限由原來的45天壓縮至20天,審批時限平均壓縮50%以上。

    當地的人口計生委還提供“一站式服務模式”,當事人只需在申請時向鎮級人口計生部門提供齊全相關證件材料之后,其余事項均交由縣、鎮工作人員全程代辦,不用自己多處跑腿。

    近日,如東縣縣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生二孩的家庭越來越多了。

    數據說話

    商人學者的民間人口實驗

    去年年底,梁建章做了一個引起外界熱議的決定。他所在的攜程旅行網出了一個規定:將借錢給員工交“超生罰款”。然而,這場被稱為“民間人口實驗”的嘗試在企業內部響應者寥寥。

    梁建章現為攜程旅行網聯合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微博上,他有兩個賬號“攜程梁建章”與“梁建章-關注人口問題”。前者粉絲7萬,發過微博53條;后者粉絲63萬,發過1475條微博。

    相比他的商人身份,后一個梁建章的身份更響亮:一位長期呼吁放開生育政策的人口問題學者。他撰寫的專欄文章中用數據和詳盡的分析直指中國進入“人口危機”時代,呼吁全面放開二孩。

    在斯坦福大學讀經濟博士時,梁建章研究的方向是創新、創業和勞動力市場。撰寫論文時,他被自己的發現“震驚”了:中國已經是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之一,中國未來面臨的是人口萎縮而不是人口爆炸。中國未來面對著人口老齡化的嚴重挑戰,這將拖累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梁建章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當時似乎大家還沒意識到這個問題。中國普遍對于人口的觀念是非常落后,甚至是錯誤的。

    “很多人認為中國社會的許多問題都是因為人太多了,而忽略了中國人口的巨大優勢。其實中國人口密度不算高,屬于中等水平?!彼J為,人口成了環境污染、交通擁堵等問題的替罪羊。

    五年前,梁建章在回國之后開始著書撰文,呼吁中國調整人口政策。不同于其他呼吁人口調整的學者,他的文章往往從經濟學的角度出發,用嚴謹的統計和數據分析來研究社會問題。

    他舉了一個例子,從2014年至2024年,中國23歲至28歲的生育旺盛期女性數量將從7387萬降至4116萬。

    這意味著,即使10年內生育率提升50%,年出生人口的崩塌也難以避免。在如此低的生育率下,真正要擔心的不是全面放開生育后新生嬰兒的大幅反彈,而是即使放開,年出生人數還是雪崩式坍塌。

    梁建章表示,中國的生育率早已處于世界最低之列。根據中國的性別比和女性存活率,每對夫妻需要生育至少2.2個孩子才能維持人口的可持續繁衍。

    然而,也有聲音認為,一旦全面放開生育,出生人數會大幅反彈。梁建章認為,由于堆積效應,在全面放開生育后的頭幾年,出生人數會反彈,但幅度有限。根據最寬松的估計,全面放開生育后的反彈最高峰的出生人數也遠遠低于上世紀90年代初期水平。

    與數據打交道一輩子的姚美雄也喜歡用數據說話。

    姚美雄是現任福建省統計局普查中心副主任,從事福建省經濟普查、人口普查和農業普查等重大國情國力的組織協調、宣傳和文秘等工作。

    作為一個非計生系統卻呼吁全面放開二孩的官員,姚美雄被親人比喻為“喝稀粥理國事”。這是一句福建省莆田的方言,意在形容“多管閑事”。也有朋友和同事勸他,這樣的呼吁會影響仕途,升不上去了。

    姚美雄對新京報記者表示,自己有一些“家國情懷”,意在推動政策變革來避免人口問題的爆發。他在研究后認為,中國人口情況“形勢嚴峻”,其中包括人口結構扭曲,少子化嚴重,未富先老,以及性別比失衡等。

    他說,我國的人口形勢已經“異常嚴峻”,主要體現在人口結構已嚴重扭曲與低生育率。而人口結構不合理主要體現在:未富先少、未富先老和性別比失衡居高不下。

    姚美雄列了一個數據: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居高不下,2014年仍高達115.9,我國成為全球出生人口性別結構失衡最嚴重、持續時間最長、波及人口最多的國家。

    評估調研

    湖南機構報告建議“放開兩孩”

    與民間沸騰的呼吁相比,來自官方的信息寥寥。

    今年7月10日,國家衛計委在新聞發布會上首次透露,在全面放開二孩方面,目前正在抓緊制定相關規定。

    9月中旬,國家衛計委官方網站上一篇文章再次引起外界注意。

    該文稱,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強調,在調整完善生育政策、衛生計生機構改革和加快推進計劃生育服務管理改革的關鍵時期,配合中辦國辦專項督查開展計劃生育工作綜合調研和第三方評估,有利于深入推進改革,做好各項工作。

    王培安還要求,要總結研究本次調研評估成果,加強對全國人口與計劃生育形勢的研判,認真負責地向中央反映情況和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

    一些地方政府也已開始調研人口形勢。

    在湖南省實施“單獨二孩”政策一年半后,一份由湖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對該政策做出的評估報告近期在網上公開。評估報告稱,根據湖南省省長杜家毫指示,湖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開展了湖南省“單獨兩孩”政策實施效果評估工作。

    評估報告指出,長沙、株洲、湘潭、常德、益陽、郴州、婁底等市在自評報告里明確提出,民眾對于全面放開二孩的呼聲很高,希望國家盡快修改生育政策,逐步放開兩孩生育限制。

    該報告提出,單獨兩孩政策出臺至今年4月底,湖南因實施單獨兩孩政策增加的新生人口約3萬人。若繼續實施單獨兩孩政策,湖南在十三五時期總和生育率最多為1.48,遠低于人口可持續發展的總和生育率2.1的國際公認標準。報告呼吁盡快放開兩孩生育限制,優化人口生育政策。

    此前,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車偉曾表示,中國人口將會在2025年達到14.13億的峰值,而到2050年中國人口數量卻會比現在還低。

    張車偉透露,這些預測已被作為背景報告呈遞給領導層,以供制定十三五規劃參考。

    近日,張車偉撰文提出“十三五”時期人口戰略對策,第一條就是“全面放開二孩生育,讓生育決策回歸家庭”。

    新京報記者 李丹丹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