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城市 > 四川 > 正文

    四川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返鄉創業推動“歸雁經濟”

    據新華網四川頻道報道:過去,一隊隊四川農民工如大雁般向外遷徙謀生。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民工回鄉投入創業浪潮,推動“歸雁經濟”興起。

    已在福建打拼20多年的四川農民工鄧步華,如今選擇返鄉種植葡萄。“在家鄉創業就能掙錢,何必去外面打工?”鄧步華是綿陽市安縣塔水鎮七里村村民,兩年前,他收到安縣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倡議書,又看到家鄉基礎設施有了很大改善,毅然回鄉流轉了258畝土地成立家庭農場。

    “巨玫瑰、美人指、著色香……這些葡萄品種很受市場歡迎。”鄧步華說,今年是第一年掛果,產值達200萬元,純利過百萬元。

    隨著鄧步華的葡萄園搞得紅紅火火,以前和他一起在福建攬活的30多個村民都回到家鄉,在他的葡萄園務工,每月能掙到2000多元。

    與鄧步華相比,實力更強的農民企業家返鄉二次創業,則帶動了更多的農民工就近就業。

    自貢市富順縣紅谷皮具公司是一家勞動密集型企業,總部設在廣州,年銷售收入15億元。企業創辦人鄧申偉出生在富順縣一個小山村,14歲就離開家鄉走上打工路,一路摸爬滾打。

    富順縣是勞務輸出大縣,常年有36萬人在外務工,當地提出發展“歸雁經濟”的思路,在土地、稅收、金融服務等方面給予扶持,正好鄧申偉也有異地建廠的想法,他決定返鄉投資新建皮具生產基地。目前,這里已有員工1000多人,去年實現主營收入3.2億元。

    “返鄉創業潮”對“穩增長”作用明顯。勞務輸出大縣內江市隆昌縣縣長尹忠說:“去年以來,全縣農民企業家返鄉創業100多人,帶動就業3500多人,為今年上半年全縣GDP增長9.7%做出了積極貢獻。”

    四川省人社廳數據顯示,成都市外出務工人員從2007年末的33.3萬人減少到去年末的21.6萬人,德陽、南充、眉山、廣元、巴中、雅安6個市回流創業人員達到27萬人。

    去年底,四川農民工總量達到2470萬人。不少中青年農民工在外打開了眼界,積累了一定資金和技能,愿意返鄉創業,不少從農村走出去的企業家希望返鄉二次創業。

    據了解,過去農村人口大量長期在外務工經商,與四川經濟欠發達導致就業、發展機會少等關系很大。現在情況已經有極大改變。當前,四川正處于新型城鎮化加速時期,四川經濟總量今年將突破3萬億元,催生的有效需求和創業空間很大。

    “加強創業培訓是提升農民工創業能力的根本途徑。”四川省人社廳廳長王建軍說,從2015年到2017年,四川預計將分別完成年度創業培訓任務5.5萬人、6萬人、6.5萬人。四川還將著力抓好公共創業服務,整合一批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建設市場化、專業化的“眾創空間”,引導返鄉創業與萬眾創新對接。(完)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