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費、停車費、餐廳最低消費……
電視問政聚焦收費那些事兒
核心提示
生活在城市里,停車要收費,住房要交物業費,到餐廳吃個飯可能也會面臨最低消費。收費無可厚非,但是否合理,這就值得商榷了。昨晚,由南寧市委、市政府主辦的第八期“向人民承諾”電視問政舉行,圍繞市民關心的“收費問題”,來自南寧市物價局、房產局、商務局的局長們現場接受問政。
【物業費】
20家物業公司
存在收費亂象
物業投訴在南寧市價格舉報投訴中相當熱,其中不少是投訴小區和物業公司收費混亂的問題。為此,行風監督員隨機走訪了20個小區,發現20家物業公司均不同程度存在超標準收費、自立收費項目,收費與服務不對等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業主們都曾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投訴,卻遲遲得不到解決。
在大學路大廈小區,業主們反映,該物業公司管理混亂,收費渾水摸魚。小區的水費是2.9元/噸,而政府規定的第一階梯水費價格是2.68元/噸,小區的水費超出該標準8%;物業公司向業主收取電梯運行費,還要收取電梯電費,兩項名目涉嫌重復收費;所有收費項目的具體標準在小區內都找不到任何的公示牌。這樣的亂象還發生在其他多個小區物業,有亂收裝修進場費的、有超標收取裝修垃圾清運費的、有加收用電損耗費的,還有出入卡收費超標的。
小區停車費也亂象頻生。在北湖路的隆源雅居小區,露天停車位按每月190元收取,而政府指導價是每月100元。在青秀區的升禾綠城小區,住戶們一直為不能辦停車月卡而苦惱,由于必須要按次數收費,他們為停車所支付的費用大大增加。住戶唐先生計算,算上上下班、買菜、接送小孩,他一天出入小區4次,每次按3元收費,超過兩小時6元,一個月算下來,光是進出小區的停車費就要500多元。
除了收費超標、物業費不合理等問題,有的小區還出現了被撤銷資質的物業公司繼續經營的情況,這是怎么回事?原來,早在2014年3月底,南寧市住房局就撤銷了90家物業服務企業的資質證書,要求這些企業不得再從事物業服務活動。然而,行風監督員在時隔一年半進行調查發現,當初被撤銷資質的物業公司仍然還在管理小區。例如大廈小區的物業——南寧市港愛新物業服務公司,就是2014年被撤銷資質的90家公司之一。可如今,這家物業公司依然在經營,而據居民反映,該物業公司管理混亂,不僅把消防通道拿來停車收費,小區電子門任由陌生人進出,小區燈壞更是無人修理,36個滅火器全部過期,偷盜事件頻頻發生……
承諾:即日起逐個核查,將盡快處理
對于這些小區物業的收費亂象,南寧市物價局價格舉報中心表示,即日起將對涉嫌違規收費的小區物業逐個核查。南寧市物價局局長藍強也表示,在兩個星期之內,將已經調查清楚的違法案例盡快進入法律程序進行處理,沒有進行調查的馬上到點去調查,如果有一些客觀原因的,物價部門也將向業主解釋清楚。
而針對物業管理資質,南寧市房管局局長黃宗成表示,房管部門將有一個月的時間,待查實后對這些不按照資質等級來服務的物業進行降級,甚至撤銷它的資質。例如大學路大廈小區的情況,26日開始將和西鄉塘區街道辦一起開展相關工作,指導這個小區盡快成立業委會,使這個小區的物業管理走向正常化。
【停車費】
熱門停放點 拒收單車成潛規則
說到收費問題,除了物業費亂象頻發,停車費更是許多市民熱議的話題,尤其是非機動車的停車收費,物價部門接到的電動車收費投訴就達到了2200多件,都有哪些亂象呢?往下看你就知道。
在南寧市朝陽商圈,電動車停車糾紛頻繁發生。按照相關規定,20時之前,電動車停放保管服務收費標準是1元,20時以后是2元。然而,記者在走訪中卻發現,很多停放點在18時到20時之間就已經收費2元,而這種做法也幾乎成了繁華商圈保管點的“潛規則”。只有當市民以政府有規定據理力爭時,部分保管員才會改口,按照20時前只收1元的規定執行。
除了超標收費,鉆石廣場、民族影城、青秀萬達等15個非機動車保管點中,無制服、無證件、無發票的問題幾乎每個保管點都有存在。雖然大部分市民都不會主動索要發票,但南寧市物價局文件中明文規定:保管人員要“提供合法有效的發票”,“佩戴統一標識和工作牌證上崗”“嚴格執行規定的收費標準,不得多收費、亂收費”。為此,行風監督員曾把違規亂象多次舉報給南寧市物價局,物價局工作人員表示只能督促一下。10月15日,行風監督員整理了同一地點3次違規收費的視頻作為證據提供給了物價部門,在物價部門回復后的10月20日至10月24日,行風監督員再次來到違規收費停放點,發現問題依舊存在。
電動車停車收費亂,自行車想停車卻不讓停。在行風監督員的調查中,熱門停放點拒收自行車儼然成了一種潛規則。在朝陽商圈、青秀萬達、永凱現代城三處地點的10個非機動車保管點中,4個保管點不允許停放自行車。
承諾:電動車可以和自行車一起停放,將加大監督
對于非機動車停車亂收費的問題,南寧市物價局局長藍強表示這種現象長期存在,從去年開始到今年,物價部門進行了六次專項的整頓整治,但效果都不太理想。這說明部門管理在事中、事后的監管上出了問題。未來監管將抓重點,在保管人員的主管單位上下功夫,或將通過街道辦、相關承包企業來監管這部分的收費員,創新辦法。
藍強還明確指出,在南寧市所有的非機動車停放點都是可以電動車和自行車一起停放的,市民可以放心按規定停放。有關部門也將加大監管力度,規范非機動車的停車收費管理。
【最低消費】
最低消費難根除 執法部門管不管?
最低消費是國家明令禁止的,這也相當于霸王條款。從10月初開始,行風監督員就通過實地走訪和電話咨詢的形式,對全市50家餐館進行調查,依舊有8家餐館“不守規矩”,設置最低消費。
在祥賓路62號的鴻雁鵝莊,店家要求進店最低消費1200元(含酒水);在長湖路桃鵑閣酒家,甚至出現了最低消費3000元的情況。在走訪過程中,行風監督員發現,有些餐館雖然不說是最低消費,但是依然變相設置。位于祥賓金湖路口的樽記酒樓,就是采取包間消費按人數計算,限定每人最低消費100元。
按照《餐飲業經營者管理(試行)辦法》,明文禁止餐飲經營者設置最低消費,并規定商務和物價部門進行監管查處。那么,南寧市商務局和南寧市物價局分別是如何處理這類投訴的呢?行風監督員多次撥打了12358價格舉報熱線和12312商務舉報熱線卻發現,兩個部門都是市場監管部門,兩個熱線同時受理投訴,但相互之間卻溝通不暢,存在推諉扯皮,也沒有執法聯動機制。此外,南寧市商務局主管的12312商務熱線最初開通時是24小時人工接聽,然而后來卻變成了只有8小時人工接聽人工記錄,其他下班時間也沒有錄音功能,投訴人根本打不進電話。
承諾:將在一周內進行調查處理
南寧市商務局局長梁培正表示,將對市民投訴的最低消費問題,在一周內進行調查處理,并給公眾一個處理的結果,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并促進南寧市餐飲業健康發展。此外,商務舉報電話是12312,廣大消費者在遇到最低消費時,可以撥打這個電話進行投訴舉報,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記者 黃婧)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