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炎陵一局機關被曝"最寒磣",窗戶是紙糊僅一臺座機,但連續14年獲評縣文明單位。
湖南炎陵一局機關被曝"最寒磣"。
紅磚壘成的外墻已經裂開。
株洲日報10月27日報道 湖南炎陵一局機關被曝"最寒磣",窗戶是紙糊僅一臺座機,但連續14年獲評縣文明單位。一棟建于上世紀70年代的兩層磚木舊瓦房,墻壁大都沒粉刷,有的窗戶是紙糊的,十幾間辦公室只有一臺座機,冬天用火盆取暖,院內無廁所……
10月22日,記者在炎陵縣采訪,當走進炎陵縣經濟和信息化局的辦公樓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棟兩層的辦公樓為磚木結構,大都沒有粉刷,里外都是“赤膊”墻。不少地方的墻體已開裂,其中大的裂縫可放下一個拳頭。
院子的地面沒有硬化。院北幾棟房子是當地居民的。該局黨組書記李品輝說,與當地幾戶居民共用一個院子,40多年來干群相處融洽。
由于建設年代久遠,局辦公樓沒有一個門窗是完整無損的。有的窗戶關不攏,只得用繩子拴住,一刮風就“吱呀、吱呀”作響。窗戶上的玻璃五花八門,有的是透明玻璃,有的是花玻璃,有的窗戶上甚至貼著廢報紙。
記者留意到,每間辦公室都有兩樣東西:電扇和火盆。該局有關負責人解釋說,因為沒裝空調,夏天就用電扇“降溫”,冬天就用火盆取暖,效果也不錯,只是麻煩些。
整棟辦公樓僅局綜合辦公室有一臺座機。哪個人來了電話,辦公室工作人員就滿院子喊人。
在該局會議室,記者發現,簡易的會議桌邊只有15張明顯修理過的舊式藤椅。一工作人員說,局里有40多名干部職工,一旦開全局大會,自帶凳子是“必須的”。
該局原有一個廁所,3年前修公路時被拆。從此,大家“方便”時只能去200米開外的一家公廁。
該局有關負責人說,局里雖然辦公條件簡陋,但電腦、傳真機等應有的辦公設施一樣不少,并沒有影響辦公。
在這棟簡陋的辦公樓里,大家精益求精,為企業提供了最優良的服務,促進了企業的快速發展。炎陵縣的新型工業化增速連年攀升。2001年來,炎陵縣經信局連續14年獲評縣文明單位,去年獲評市文明建設先進單位。
辦公條件如此簡陋,是沒錢嗎?其實,該局每年經手投入工業園區建設的資金就有兩三億元。
這棟辦公樓先后歷經8任局長,他們也曾想過改善一下辦公條件,但為了將有限的資金都用在刀刃上——扶持企業發展,他們最終都選擇了“委屈自己”。
這一“委屈”便是40多年。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