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城市 > 四川 > 正文

    成都浣花溪垃圾遍地 媒體:杜甫看了也會心寒

    成都浣花溪垃圾遍地 媒體:杜甫看了也會心寒

    浣花濱河路附近垃圾遍地,嚴重影響城市形象,圖為環衛工人正抓緊整理

     古人眼中浣花溪

    ■滌衣生蓮華

    浣花夫人一日在溪畔洗衣,遇一跌進溝渠的僧人請求替他洗凈。浣花夫人欣然應允。當她在溪中洗滌僧袍時,傳說隨手漂浮起朵朵蓮花來。浣花溪因此聞名。

    ■“水木清華”

    明代鐘惺在《浣花溪記》中,說它是“水木清華,神膚洞達”,杜甫“浣溪可老”。

    ■“竹寒沙碧”

    杜甫本人則在詩中描繪:“竹寒沙碧浣花溪,菱刺藤梢咫尺迷。”

    今人眼中浣花濱河路、大石西路

    ■一天三四車垃圾

    堵車時,煙頭、垃圾袋從車里丟出來, 發小卡片的在車流中穿梭,地上經常有垃圾,路邊車輛亂停,有綠道沒人愿意走,一天運走幾車垃圾。

    如此環境就在浣花溪附近,這個時代的“杜甫”們又怎么會選擇“浣溪可老”呢?

      心寒一

    垃圾遍地煞風景

    日前,成都商報熱線接到讀者投訴,稱浣花濱河路與大石西路交匯處,地上經常能看到各種垃圾,“與浣花溪周邊優美的環境很不搭,煞風景”。

    昨天上午的大石西路與二環路口上,記者在路邊觀察了20分鐘,見不少司機從車窗里彈出煙灰,丟出煙頭,甚至還丟塑料袋。

    從大石西路轉進浣花濱河路,則是餐館一家挨一家。據附近居住的張大爺介紹,這個路段地面上常有白色垃圾,路邊的小餐館有時也會把桌子擺到人行道上。路過市民陳小姐對這一帶的環境也頗有埋怨,她說自己住在大石西路南,一有空就到清水河邊跑步,“從河邊跑來,一過河,心情馬上切換。那邊是享受,這邊是忍受;那邊是鳥叫聲,這邊是喇叭聲;那邊干凈,這邊垃圾多。”

    對此,城管部門的一位工作人員說,“這個路段清掃和監管都有不到位的地方,我們會立即整改。”

    心寒二

    綠地被毀雅致無

    “再調一輛車過來。”張先生是白領環衛公司的一位負責人,昨天在大石西路邊一幢臨街樓宇的背后,他和工人們清理出大大小小三四車垃圾。

    據介紹,該幢樓主要租賃給了蓉杏餐飲有限公司和月亮村KTV廣場,在建筑和河道間有兩塊綠地,說是綠地,卻“被商家用來做停車場了”。記者在現場所見,這兩塊綠地顯然沒人打掃,塑料袋、酒瓶、廢椅子……各式垃圾滿布。此處與河邊的綠道僅隔數米,但因為環境衛生較差,少有人在此駐足。

    蓉杏餐飲有限公司的一位陳姓經理表示,作為物業的租賃方,他們理應承擔周邊附屬區域衛生的責任,并承諾改進。

     心寒三

    亂停亂倒斯文毀

    昨天上午,記者在浣花濱河路段見到了在此執勤的兩名交警。他們在拍照取證后,在一輛紅色轎車上貼上了罰單。據其中的一位警官介紹,此處無論路邊還是人行道上,都不允許停車,但現實是這種情況經常發現。

    而據負責浣花濱河路口清掃工作的陳大姐說,最近每天晚上清掃過后,第二天路邊上就會有好多袋建渣,處理起來“很惱火”。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