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商報榆林訊 政府耗巨資修建基礎設施,經過幾年的發展,多家農業企業入駐,科技大樓赫然挺立,一座新興的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在榆林悄然崛起。今年10月初,榆林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的地面突然塌陷出一個直徑約20米的大坑,原來園區的地下竟是煤礦的采空區。
現場:
采空區塌陷大坑直徑約20米
榆林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位于榆林城北10公里處,2009年5月啟動建設,規劃面積13.8平方公里。2013年9月,該示范園區獲國家科技部批準,成為陜北地區唯一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
11月2日上午,榆陽區牛家梁鎮榆林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內,大伙場村20多名村民在塌陷區旁搭建了帳篷,已連續20多天晝夜看守現場。
“榆卜界煤礦在這里采煤,我們一直都不知道,也沒有人跟我們打招呼。”村民說,事發地此前是該村的林地,后被榆陽區政府以每畝3000元征用,用以榆林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管委會建設用地。
據悉,事發后,榆林榆卜界煤礦已停產。村民稱,現在煤礦想將大坑填平,繼續生產顯然不可能,當初欠下的補償費也應當追繳。
華商報記者在現場看到,采空區塌陷形成的大坑,直徑約有二十米,坑內有滲水形成積水,積水周邊一拳寬的裂縫隨處可見。塌陷的地方在園區規劃范圍內,在園區邊上是一塊空地。塌陷區和周圍建筑物相距約2公里,塌陷區距相鄰的馬路只有十多米,馬路上已出現了裂縫。
園區:
塌陷會影響園區招商引資
榆林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管委會主任劉江海說,榆卜界煤礦采煤,造成的采空區在園區內塌陷肯定會對園區下一步的招商引資等帶來不利影響。
榆陽區煤炭局局長張建華說,這個大坑對煤礦生產有安全隱患,要盡快填埋,但遇到村民阻擋,目前當地鎮政府正在和村民協商。張建華稱,據他了解,應該是煤礦審批生產在前,科技示范園區建設在后,所以責任不在煤礦。
到底該園區建設在審批時,相關部門有沒有考慮到采空區這個潛在的威脅因素。對園區的建設又是怎么規劃的,華商報記者就此聯系到榆陽區副區長雷亞雄,對方稱人在西安不便接受采訪。
據了解,煤炭采空區經過一段時間后就會形成塌陷,而對采煤塌陷區進行綜合治理還是一個世界難題。目前,國內傳統的治理模式主要為采煤塌陷穩沉后進行治理,即采煤塌陷—補償損失—塌陷地閑置—治理。塌陷區治理工作始終面臨著等“穩沉條件”成熟后再治理的尷尬局面。這種治理模式存在問題,塌陷過程中土地資源處于閑置狀態,不能有效利用。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