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深方益遠,謀定而后動。”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面對經濟社會發展新趨勢新機遇和新矛盾新挑戰,謀劃“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確立新的發展理念,用新的發展理念引領發展行動。要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我們一定要深入領會這五大發展理念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準確把握五大發展理念之間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關系,把五大發展理念統一貫徹到廣東的發展戰略、發展舉措和發展實踐中去。在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的過程中,我們要善于把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以新的發展理念引領廣東新發展,使之在廣東這片改革開放的熱土上結出豐碩成果。
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堅持創新發展,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以新的發展理念引領廣東新發展,貫徹創新發展理念,就必須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加快實現發展動力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換、發展模式從跟隨式發展向自主式發展的根本轉變,率先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
協調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堅持協調發展,必須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重點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不斷增強發展整體性。以新的發展理念引領廣東新發展,貫徹協調發展理念,就必須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總抓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著力把經濟增速保持在合理區間;加快珠三角優化發展、粵東西北振興發展,守住生態環保和社會穩定底線,不斷縮小區域發展差距;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努力交好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份答卷”,真正成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排頭兵。
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堅持綠色發展,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以新的發展理念引領廣東新發展,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就必須發揮主體功能區作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的基礎制度作用,加強污染治理,強化節能減排,推動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鞏固和發展我省的生態環境優勢,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開放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堅持開放發展,必須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產品供給,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以新的發展理念引領廣東新發展,貫徹開放發展理念,就必須加強與歐美發達國家和世界其他國家的直接經濟聯系,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高標準建設廣東自貿試驗區,深化粵港澳合作,務實推進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提高對外開放的質量和發展的內外聯動性,構建高水平開放新格局。
共享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堅持共享發展,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以新的發展理念引領廣東新發展,貫徹共享發展理念,就必須大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縮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努力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要大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讓1億多廣東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五大理念是我們黨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的經驗教訓基礎上推出的重大理論創新,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系統性認識,也是針對我國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行動綱領。五大發展新理念擘畫了推動發展全局深刻變革的全新藍圖,為“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的發展勾勒了清晰路徑。《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部署了一系列重大工作任務,我們全省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要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切實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抓好貫徹落實,引領廣東經濟社會新發展,努力塑造發展新優勢,確保廣東在新常態下繼續走在前列,確保率先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南方日報評論員)
(南方日報)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