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城市 > 廣東 > 正文

    廣東擬推“帶薪痛經假”引熱議 或陷執行難尷尬

    中新網北京11月7日電 (陳伊昕)日前消息,廣東省擬為女職工放“痛經假”,有證明可以帶薪休假一天。該規定同時引發了輿論對“痛經假”落地執行難的擔憂。有觀點認為,此舉給已遺忘這項權利的女職工和單位再次提了個醒。

    廣東擬推“痛經假”,帶薪成亮點

    11月3日,廣東省法制辦官網掛出名為“廣東省實施《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辦法(送審稿)”的文件,并向社會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意見征集。其中,送審稿的第六條被解讀為女職工的“痛經假”,并引發了社會的討論。

    該條規定提出,“長時間不能離開勞動崗位的女職工在月經期間,用人單位應當為其安排適當的休息時間。經醫療機構證明(半年有效)患有重度痛經而不能工作的女職工,用人單位應當在其經期給予1天的帶薪休息。”

    “痛經”會有多嚴重?醫學專家表示,一些女性在生理期間,尤其是前兩天,會出現痛經癥狀,比如小腹脹痛、隱痛等,嚴重者可伴惡心嘔吐、冷汗淋漓,甚至昏厥。如果還堅持上班,情緒欠佳,出現差錯的幾率較大。

    2011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張曉梅就曾建議讓經期女性休假。她當時提到一組數據:85%以上的女性認為經期較嚴重地影響了她們的工作和生活,78.5%的婦女經期沒有得到特殊保護。

    實際上,針對女性生理期特殊保護的“暖規定”,早在1993年頒布的《女職工保健工作規定》即已指出:患有重度痛經及月經過多的女職工,經醫療或婦幼保健機構確診后,月經期間可適當給予1至2天的休假。2012年4月獲通過的《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則對女職工在經期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作以明確。

    在地方,其實“痛經假”的提法也不僅限于廣東,已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山西省女職工勞動保護條例》第十一條明確,“醫療機構證明患有痛經或者經量過多的(女職工),給予一至二日的休息。”安徽省也于今年6月就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的相關草案向社會征求意見:女職工因月經過多或者痛經不能正常上班的,可以向用人單位申請休1至2天病假。另外,湖北省在2009年也已出臺類似規定。

    2004年《浙江省女職工勞動保護辦法》提到了有“帶薪”字樣的“痛經假”:女職工在月經期間,有痛經或者高處、低溫作業和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作業的,應當暫時調整、安排合適工作或者給予一至兩天的帶薪休息。

    細讀這次廣東省的新規,針對“痛經假”不僅明確了這一天的假期為帶薪休息,同時還提到,需持醫療機構證明,而證明的有效期為半年。

    無論是廣東省今次征求意見的規定,還是其他省份的既有規定,均要求“痛經假”申請者提供醫院機構的證明。有網友提出,“真的痛起來,哪里還有力氣往醫院跑?”由于廣東省新規中提到醫院證明的有效期為半年,所以有律師將此解讀為,廣東的“痛經假”開一次證明可保半年。

    微博網友“攢襪子”認為,“醫療機構證明”的界限不明晰,容易滋生代開假證明的利益空間,“偽痛經者”憑一紙證明即可休假,不僅影響企業管理,也敗壞了社會誠信。但也有評論指出,“帶薪痛經假”只是針對痛經嚴重的情況,并非每個人逢“例假”必休,也不必預設每個女職工都會“騙假”。法律除了有懲治作用,還有倡導的行為規范意義。

    “痛經假”或陷執行難尷尬?

    “如果女職工每個月請1天的帶薪‘痛經假’,一年就是12天的帶薪假期,比我的企業年假還長,男職工們會覺得不公平吧?”廣州市女白領胡安安(化名)告訴記者,即便這項規定落地執行,自己也“不敢請假”,因為離崗一日只會讓她的工作量堆積成山,既影響工作進度,也影響績效考核。

    雖然國家層面早已有涉及“痛經假”的相關政策,但鮮有相關的維權案例。胡安安說,自己目前痛經時只能靠調休,但準假與否的“生殺大權”掌握在主管手中。她認為,領導尤其是異性領導對女職工痛經的認同程度,變相地影響他們對女職工的工作評價。“每個月都請假的員工會招人喜歡嗎?”胡安安說。

    有觀點認為,“痛經假”在操作層面具有難度,也有可能侵犯到女性的隱私。如果從法律上確定女性的“痛經假”,用人單位可能會考慮用人成本,無形中增加了女性的就業障礙。

    對于“痛經假”背后企業執行難的問題,有評論提出,政府不妨拿出相關政策與稅收等優惠,針對性地為企業在落實“痛經假”等過程中所產生的成本進行一定補償。《法制日報》6日刊文提到,法律法規應當在規定“痛經假”的同時,能規定落實和保障“痛經假”的具體措施。比如,規定有關執法部門可以對違反規定不準予“痛經假”的單位給予經濟處罰等。

    類似的經濟處罰在日本已經出現。據全球華語廣播網日本觀察員黃學清介紹,1947年,日本成為首個為女性設立生理期休假的國家。日本的勞動基準法第68條規定,在生理期繼續工作非常困難的女性要求休假時,不得讓其工作,且不得限制休假天數,如果違反這個規定,可以被處以30萬日元以下的罰款。

    但并非所有的企業都對“痛經假”置之不理。記者注意到,國內有一些公司通過增設“帶薪痛經假”來提高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比如,南方某互聯網企業就在2014年5月公布了一項企業新福利,稱女員工享受每月半日的帶薪“大姨媽假”,不影響正常考勤,女員工只需憑借自己在手機軟件的經期記錄,提前一周向公司預定,就可以享受到這個福利。

    有法律專家認為,提高勞動保護標準,是好事一件。如果執行不力,女性勞動者可以主動依法維權。還有聲音指出,此番“痛經假”引發的討論,相當于重新宣示有關部委的規定,給遺忘了這項權利的女職工和單位再次提個醒。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