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在線11月16日消息 雙十一從一個一文不名的日子上升到到購物狂歡節,在這一天,消費者的購物熱情空前高漲,以阿里為代表的的電商集團功不可沒,在互聯網電商形勢大好之下,有很多人開始質疑實體經濟的存在,其實,有句古話說的好,水有源,故其流不窮;木有根,故其生不窮!電商和實體經濟正如這種關系,相輔相成。
在2013年時,電商和實體經濟還處于勢不兩立的局面,各大電商忙著宣傳雙十一,而實體店卻在抵制電商,以紅星美凱龍為首的實體店嚴禁商戶在賣場內宣傳或推廣關于雙十一的任何促銷活動,并且還有王健林和馬云的億元賭局在前:10年后,電商在中國零售業市場份額能不能占據半壁江山?
而現在,局勢已經出現了微妙的變化,王健林也放棄賭約,進入電商行業,并且,電商和實體經濟也出現了多項合作,但這并不意味著實體經濟的被吞噬,而是融合,耶穌這就是“互聯網+”的力量,就比如阿里283億元入股蘇寧,京東43億元入股永輝超市(601933,股吧),線上線下由水火不容發展到水乳交融。
其實這種反思還會讓人聯想到幾年前騰訊和360的那場大戰,最終的結局雖然不痛不癢,但卻給了很多企業大佬反思,企業和企業之間并不是非得要吞并和消滅,很多時候是可以合作和共贏,那么在電商和實體經濟兩大壁壘之間更該如此,互聯網的顛覆思路給傳統實體經濟開拓了更多的渠道,并且激發出空前的內需潛力,當然,如果沒有實體經濟做支撐,電商最終也只能如無源之水、無根之木。
就如馬云評價今年雙十一的“七年之癢”:“電商到今天為止才剛剛開始,以后電子商務"電子"將不存在網上和網下之分。怎么在未來的7年到10年內把網上網下融合在一起,這是最大的關鍵!”所以,不要落后,跟上“互聯網+”的新思路,不要被這個新的消費時代甩在身后!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