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首頁 > 專題 > 正文

    能吞食的“數字化藥片” 確保最佳療效

    據英國《金融時報》近日報道,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接受了首款“數字化藥片”的上市審核申請,數字化藥片開始走近人們的視野和生活。

    “數字化藥片”也叫“智能藥片”,是制藥業與高科技聯姻的產物。具體而言,它的原理和步驟是這樣的:在藥片中嵌入一個比鉛筆尖還小的感應器(芯片),吞服的藥片經胃液溶解之后,其中的感應器將相關信息傳導至患者隨身攜帶的接收裝置上,再經藍牙等傳輸中介將這些信息以及心率、體溫、運動時間等數據,傳遞到醫生或家中的移動設備上,以方便對病人施治或進行家庭護理。

    英國《每日郵報》認為,這種感應器堪稱“能夠吞食的科技”。它完全由可食的材料制作而成,通過食道進入人的胃部,并通過機體吸收而激活。感應器本身并不攜帶電池,胃液作為電解質溶液代替了電池起到發電的作用,從而消除了金屬電池對人體的危害風險。等到藥衣被胃液完全融化吸收后,感應器就能和胃酸發生化學反應提供電能,從而使感應器本身開始作業,進行記錄運算和無線傳感器收發信息等。

    這種由美國普羅蒂厄斯生物醫療公司研制的智能藥片,把制藥產業在醫療方面的創新與軟件方面的創新有機結合起來,顯示了前沿科技在醫學領域的拓展,凸顯了在病患管理方面的優勢。數字化智能藥片的最大好處,是它能夠確保患者堅持按方、定時、按量服藥,從而達到最佳療效。據英國《每日郵報》的報道,大約一半英國病人動輒忘記吃藥,延伸到全球范圍,忘記吃藥的患者就更多了。智能藥片的問世,無論對病人還是對醫生,都可謂是一個福音,特別是對精神分裂癥、阿爾茨海默癥(老年癡呆癥)、遺忘癥等精神疾病和記憶紊亂疾病患者來說,意義就更大了。

    除了按時用藥、保證療效外,智能藥片還能大大減少因沒有正確服藥而導致的巨大浪費。統計數字顯示,在英國,國家醫療服務系統每年未被使用的藥物價值約5億英鎊,美國在這方面的浪費則更大。智能藥片可以對患者用藥的情況進行精確管理和及時監督,將這種不應該的浪費控制到最小的程度。

      眼下,數據、智能已經成為時代的標配,互聯網化和物聯網化則意味著更大的市場和機會。在互聯網醫療從概念向現實應用過渡的進程中,數字醫療技術其實已經無處不在,比如說健康手環,比如說小到只有一粒米和一顆塵埃大小的計算機和芯片……技術的進步不僅讓醫療設備的塊頭大大縮水,也將使越來越多的藥物變得更加智能和更加有效,而數字醫療概念,也讓人們對未來的健康管理平添了無限的期待。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