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晨報訊(記者 王萍)昨天,首個新型公廁樣板間“第5空間”在房山區政府前廣場建成并投入使用(見圖)。這里覆蓋WIFI,設置繳費設備、ATM機,可以給手機、電動汽車充電,廢舊物資也可以在這里回收利用。記者從北京市環衛集團獲悉,像這樣的“第5空間”明年年底前預計將陸續復制并推廣1000個左右。同時“第5空間”還將出現在張家口地區,有望服務于2022年北京冬奧會。
不少市民在向保潔員確認“這兒的確是廁所”之后才“敢”進去。市環衛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北京的公廁將打造成家庭空間、工作空間、休閑空間、網絡空間外的“第5空間”,標志也從并不標準的“WC”改成阿拉伯數字“5”。
記者了解到,“第5空間”在不改變公廁基本功能、不減少廁位的前提下,將成為一種城市的公共空間。這里開辟了獨立的區域,提供繳費、存取款等服務,可以WIFI上網,能給手機充電,可以在自動販賣機里購買零食和飲料,如果門前的地方充裕還會安裝電動汽車的充電樁。同時這里還將設立人性化的“第三衛生間”,記者看到,這里設置有不同高度的大小馬桶,墻側安裝有扶手、嬰兒安全座椅和專門為嬰兒更換尿布的尿布臺,為需要攙扶的老人、殘疾人、盲人、帶小孩的家長、攜帶大行李的人們提供各種便利。
除了一些“附屬功能”,“第5空間”作為公廁這個最重要的功能也與以往有著非常大的變化。廁所的馬桶被分成了前后兩部分,中間被一個隔斷隔開。墻上有兩個閃著綠光的電動按鈕,分別標注著“大”、“小”的標志,如廁的“分類”回收將首次運用于此。按動墻上的不同按鈕,可以選擇單獨沖尿液或是單獨沖糞便,這樣也大大減少了水資源的浪費。
同時,這里的洗手池、淋浴間等處的水通過先進的水處理技術,實現水的循環利用。此外,還采用了負壓技術,能夠極大降低廁所異味。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