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幣的起源在我國至少已有1000年的歷史。最早的紙幣,是從北宋初年在四川成都開始流行的,它是世界上最早流行的紙幣。成都在北宋時期是一個商業繁榮、商品交易發達的地區,而其最初使用的交換貨幣是鐵錢。這種鐵質的錢雖然很重,但價值卻很低。據說當時人們要買一匹布,須帶上的鐵錢約七八十斤重,遇上大買賣就更麻煩了,對于商人來說這極不方便。
鐵錢的使用不便,促使一些商人在交易中發明了一種制楮(紙)的卷,他們在楮卷上暗藏標記,隱蔽密碼,并以此代替鐵錢,從而大大方便了商人們交易商品。當時這種楮卷被稱為“交子”,它的性質與現在的存款憑據很相似。曾在四川廣泛使用過的“交子”,迄今尚未發現其實物,據說,著名的傳世北宋“交子”鈔版已被日本人所收藏。“交子”作為我國乃至全世界發行最早的紙幣,在印刷史、版畫史、貨幣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