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記者從四川宜賓市紀委獲悉,沼氣工程本是四川省宜賓市的重點農業項目,是改進農民生產生活方式、促進農業生態環境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的民生工程,卻“引爆”了宜賓市農村能源系統的一連串腐敗。67人涉案,其中科級及以上領導干部22人,市、縣(區)農業局領導班子成員13人;32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5人被移送司法機關,涉案金額達546萬元。
該市農能辦、所轄九個縣(區)農能辦塌方淪陷。2013年12月,宜賓市紀委收到四川省紀委轉來的宜賓市農能辦原主任張濱鴻有關違紀問題線索后,立即對相關線索進行了初步核實。在大量的事實和證據面前,張濱鴻向組織交代了收受賄賂89萬元、違規經商辦企業獲利100萬元、收受“紅包”禮金9.9萬元的違紀違法事實。
在“潛規則”面前,從市農能辦主任,到縣(區)農能辦工作人員共67人,多則受賄80多萬元,少則數千元。
宜賓市紀委紀律審查人員說,此案之所以發生,關鍵就是錢多缺監管,欲多無節制:
手法一:權錢交易,利益輸送“暗道”叢生。按照行業管理規定,農能系統設備采購、業務推廣必須公開招投標,但在實際操作中卻執行不嚴、流于形式。
手法二:培植“親信”,上下串通利益共享。吳昌勇,宜賓市農能辦工勤人員、張濱鴻的專職司機。各關聯公司在向張濱鴻送錢的時候都通過吳昌勇來實現。吳昌勇從2003年至2013年共送給張濱鴻人民幣58萬元。
手法三:違規經商,以公權換取私利。張濱鴻在擔任市農能辦主任期間,利用職權,違規將市農能辦下屬事業單位藍光環境能源工程設計室改制成藍光環境能源工程設計有限責任公司,并成為該公司的幕后操縱者和實際經營者,大肆進行職務范圍內關聯交易,獲利高達100萬元。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