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塞爾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恐怖襲擊”,法新社21日引述比利時政府當天發出的通告稱,首都布魯塞爾地區的恐襲警戒級別提升到最高的第四級,這表明當地的“恐襲威脅十分嚴重,而且迫在眉睫”。當天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宣布從21日下午開始至22日下午15時,停運地鐵和地下運行有軌電車,暫時取消所有公共服務機構大樓內活動,暫時關閉所有商業中心,暫時取消各種集市活動及體育比賽。
比利時首相米歇爾21日下午在政府安全會議后發表講話稱,出臺這些措施,主要是因為“有相當精確的情報顯示存在發生類似巴黎恐怖襲擊的風險,有幾名恐怖分子攜帶著武器和爆炸物,他們可能會在幾個地方同時發起襲擊。”比利時國家危機中心也發出警告稱,恐怖分子可能襲擊的目標包括商業中心、公共交通設施、大型活動場所等,因此警告民眾避免前往人群聚集的地方。路透社稱,比利時警方此前在布魯塞爾的郊區搜查到了一個恐怖分子的軍火庫,里面發現了大量化學品和炸藥。
21日和22日,布魯塞爾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場大雪,似乎預示著一場“寒冬”的到來。這個周末是布魯塞爾一年中最熱鬧的圣誕月來臨前的最后一周,按慣例正是各大商家進行最后沖刺、盛裝迎客的時候,然而《環球時報》記者21日和22日兩天在市中心采訪時看見,大部分商場已停止營業,整個購物街區變得空空蕩蕩。一些主要景點包括原子球塔等均對游人關閉。原本安排在周末的多場演唱會以及足球比賽都被臨時取消。在火車站,安全人員加強了對來往旅客的檢查,還有大批士兵在巡邏。這兩天,不僅在布魯塞爾,附近的安特衛普和魯汶等城市里,街道上同樣行人稀少,隨處可見的只有荷槍實彈的警察和巡邏的武裝車輛。
28歲的布魯塞爾市民比爾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是他出生到現在第一次經歷如此不安的時刻。“甚至我父親也告訴我,在他記憶中布魯塞爾從來沒有陷入如此緊張的氛圍過。”對于嚴格的反恐措施,布魯塞爾市民有人認為“有些過分”,但多數人表示理解。在布魯塞爾工作的英國人克里斯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球賽被取消了,所有的人都躲在家里。如果這表明我們害怕了,豈不是正中恐怖分子下懷。我們應繼續照常生活才是”。但在比利時各大媒體網站后的讀者留言中,多數人表示最高警戒帶來的不便只是暫時的,并且認為在公共建筑加強安檢等措施在很長一段時間是必要的,這樣會讓人感覺“安全”。比利時RTL電臺稱,比利時警方公布了一個反恐應急號碼1771,結果近兩天來平均每小時有400人撥打。
美國《洛杉磯時報》稱,布魯塞爾是巴黎恐怖襲擊的組織者阿巴烏德的家鄉,而且至少其中一名襲擊者薩拉赫在巴黎襲擊發生后第二天進入了比利時,目前沒被抓獲,有可能仍在布魯塞爾。布魯塞爾人口超過了100萬,是歐盟、北約總部以及很多跨國公司總部所在地。美國大使館要求在比利時的美國公民在不要出門,美國駐歐司令部頒布了禁令,禁止軍方人員以及與美國軍方有工作關系的人員72小時之內前往布魯塞爾。
“令人窒息的安靜”,德國新聞電視臺22日表示,布魯塞爾進入最高警戒狀態,給這座城市帶來“令人窒息的安靜”。這種安靜與西歐城市平時的安靜不同,蘊藏著不安,似乎戰爭就要來臨。
【環球時報駐比利時、德國、英國、加拿大特派特約記者 劉棟 青木 紀雙城 陶短房 環球時報記者 倪浩 柳玉鵬 陳一】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