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在比利時,法國、英國、德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等歐洲國家,周末也普遍加強戒備。法國21日正式公布新的“緊急狀態法”,從當天起生效。新法將“緊急狀態”期限從12天延長到3個月,并在拘捕恐怖嫌犯、取締激進團伙和容納恐怖分子的清真寺、查封鼓動參加伊斯蘭圣戰的網站和社交平臺等方面授予司法部門更多權力。雖然不少法國人宣稱要用“正常生活”對抗恐怖分子制造的緊張,但仍有不少人非常擔憂。美國大型玩具公司玩具反斗城宣布將23種玩具槍及外形似武器的玩具全面從法國連鎖店下架,以免引起公眾不必要的恐慌。
法國《世界報》22日稱,本周末,英超各大球場普遍加強安檢,倫敦警方宣布赦免主動上交非法槍支者。德國要求周末體育比賽禁止燃放煙花;意大利將安全警戒級別提升到次高級,并加強教皇接見日的安全戒備。羅馬和米蘭地鐵因發現不明物體接連兩天多次被中斷。西班牙警戒級別提升至4級(最高5級)。
不僅在歐洲,恐怖襲擊陰影也籠罩其他地區。美國《華盛頓時報》21日稱,著名黑客組織“匿名者”當天發表聲明稱,發現IS22日在世界多國準備進行襲擊的計劃。“匿名者”還公開了可能遇襲地點,除了美國、法國、意大利等國的城市外,還包括亞洲的印尼和黎巴嫩。不過,該消息隨后被FBI宣布為“不可信”。亞洲國家的航空公司這兩天還發生多起“詐彈”驚魂。新加坡《聯合早報》22日稱,新航當天從舊金山飛往新加坡的航班接獲炸彈襲擊威脅。土耳其航空公司前一天計劃從紐約飛往伊斯坦布爾的客機也受到炸彈威脅,中途改變航線緊急降落在加拿大。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助理、反恐研究中心主任李偉22日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表示,相比以前,世界恐怖襲擊事件頻率迅速上升,確實形成了一股全球浪潮。這主要是因為IS持續性的影響在全球蠱惑了很多人參與恐怖活動。此外,“基地”組織的威脅依然存在,為了爭奪國際恐怖活動主導權,雙方競相策劃和組織恐怖襲擊。李偉說,與以往相比,巴黎多地點如此大規模的恐怖襲擊之前,法國和歐洲竟未發現蛛絲馬跡或者收到有價值的情報,這表現出恐怖襲擊策劃和聯絡手法更隱蔽,這是值得世界警惕的。
對于網絡上流傳的各種恐襲警報或情報,李偉稱,這些警報沒有具體的信息,包括恐怖組織什么時候采用什么手段針對什么目標發動襲擊,這樣的警報無從防范,反而容易引起恐慌,掉入恐怖組織的陷阱中。
俄羅斯《觀點報》稱,“恐怖主義威脅在全世界掀起浪潮”。文章稱,目前,伊斯蘭極端主義恐怖組織最希望對西方和俄羅斯實施恐怖襲擊,但在這些國家實施襲擊并不容易,因此他們可能選擇容易下手的亞洲和非洲一些伊斯蘭國家,例如印尼等。國際社會應建立從西奈半島到巴黎、從巴馬科到巴厘島,共同打擊恐怖組織的網絡,這場反恐戰爭將越來越變成全球性的。
【環球時報駐比利時、德國、英國、加拿大特派特約記者 劉棟 青木 紀雙城 陶短房 環球時報記者 倪浩 柳玉鵬 陳一】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