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娛樂 > 影視 > 正文

    《少女時代》火爆兩岸 導演陳玉珊再攀巔峰

    《我的少女時代》火了,不僅口碑爆棚,票房也飄了紅。首日超過《007》奪冠,上映四日破億并力壓《饑餓游戲3》,可謂連甩兩部好萊塢大片,氣勢如虹。與此同時,電影導演陳玉珊也開始受到高度關注,作為在內地第一個票房破億的臺灣女導演,陳玉珊的成功在代表其個人的獨到眼光與成為導演的可發展性的同時,也在某種意義上代表著臺灣導演在內地即將開啟新趨勢,這是陳玉珊從電視劇圈轉到電影圈后,再次攀上事業巔峰。

    導演陳玉珊

    力壓好萊塢大片   陳玉珊內地成功創紀錄

    在賀歲檔的預熱階段,各路賀歲片在摩拳擦掌之時,數部好萊塢大片蜂擁而至。就在大片的海洋中,由臺灣金牌制作人陳玉珊執導的《我的少女時代》脫穎而出,不但頂住了好萊塢大片的重重壓力,更是在短短四天內票房破億。除去中韓合拍片《重返二十歲》,《我的少女時代》是第一部在內地上映短短四天內破億的電影。與此同時,高口碑也在分分鐘刷屏朋友圈和話題榜,這也是第一部在內地取得口碑票房雙贏的臺灣青春片,屬創紀錄之舉。《我的少女時代》之所以能擊中那么多人尤其是80、90后女性觀眾的命門,與它的導演陳玉珊有很大的關系。陳玉珊是臺灣偶像劇金牌制片人,制作過的大熱偶像劇不勝枚舉,其中最著名的包括《薰衣草》、《海豚灣戀人》、《命中注定我愛你》等。

    《我的少女時代》是陳玉珊的第一部電影導演作品,對于一部電影處女作,從市場角度來看,這部電影無疑是成功的,聲稱“偶像劇已經滿足不了自己”的陳玉珊也儼然已經打開了自己在電影領域的金鎖。在不少人對臺灣電影的發展趨勢持悲觀態度的當下,陳玉珊的成功算是給臺灣電影打了一針強心劑。這個說法一點也不夸張,早在世紀初,臺灣青春片的名聲就已在兩岸三地傳開,《盛夏光年》、《藍色大門》、《九降風》、《夏天的尾巴》等片至今都被奉為經典,但由于整體市場的衰退,這類片子一直都處于叫好不叫座的情形中,而因各種原因,這些作品也無一能在內地上映。雖然2006年《海角七號》熱賣,標志著臺灣電影“復興”的開始,但此片并沒有在內地大規模上映。《我的少女時代》在兩岸三地同時取得好口碑與高票房,這對于臺灣最具競爭力的青春片來說,尚屬首次。而陳玉珊對于青春愛情題材的強大掌控能力,也注定了她的“可持續發展性”,同時也是臺灣青春片在商業市場上的可持續發展性。

    少女林真心

    徐太宇  

    臺灣年輕導演內地崛起 陳玉珊成代表人物

    縱觀近幾年的內地電影市場,雖然高票房電影一部接著一部,但臺灣年輕導演主控的作品則非常少,除去跨界的蘇有朋(《左耳》)之外,也就只有陳正道了。陳正道在臺灣以《盛夏光年》成名,2013年以《101次求婚》進入內地市場,并取得不錯的票房成績,而后《催眠大師》口碑和票房的雙贏則讓他徹底打開了市場知名度,成為了內地最具號召力的臺灣青年導演。2015年,由陳正道導演,楊子姍、鹿晗主演的《重返20歲》取得3.5億票房成績,并掀起觀眾對于“老有所依”、“婆媳關系”等社會話題的熱議。曾幾何時,臺灣青春片導演打不進內地市場,臺灣藝術片導演又與商業市場有著太多的口味不合,陳正道的成功則讓大家對臺灣青年導演的吸金能力有了新的思考,而此時陳玉珊的出現,似乎讓這場思考變得更加多元與有趣。

    陳玉珊除了電影導演和電視劇制作人的身份外,還是一家娛樂公司的執行長CEO,對于影視市場,她有著自己的理解和觀察。她在采訪中說過:“不殘酷、不墮胎、不流血這也是我的想法,這些不常發生在我們的身上,不是你共同會有感覺。你在看的是別人的故事,因為那個青春不是你的,我只是希望還原青春最真實的狀態。”確實,當內地觀眾被“墮胎式青春”搞到審美疲勞時,一部接地氣的喜劇青春片真的能抓住大家的命門!2015年2月,“國民奶奶”楊子姍大獲成功,鹿晗從一個傳說中的人氣偶像走進了很多電影觀眾的視線。2015年11月,王大陸成為萬千少女的新老公,主題曲《小幸運》唱哭多少80、90后。

    從年初到年底,從陳正道到陳玉珊,2015年,臺灣導演在內地電影市場億元俱樂部中“歡喜相逢”。現在說臺灣導演最好的時代來了也許還為時過早,但隨著內地市場越來越多元,臺灣導演作品越來越受到歡迎,相信這已經成為一種趨勢。而“雙陳”能否繼續口碑與票房雙贏的神話,下一個打入內地商業片市場的又會是誰,都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關鍵詞: 村官 苦樂 拍攝 任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