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新聞道德委員會組織專家評議員赴東南早報召開面對面評議會,就分別于今年9月14日、15日由早報微信推送和東南早報刊發的《為實現男友小車夢 少女一日賣淫10多次》報道涉獵奇獵俗問題進行專題評議,促使報社深刻認識“錯在哪兒”“為什么出錯”“怎么糾錯”,從新聞線索來源、組稿出發點、版面安排、評論切入點、新聞業務管理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反思。
報道錯在哪兒
專家評議員認為,錯在主題失誤、立論失當、手段失控。稿件作為A06版頭條,以“少女一日賣淫十多次”作為主標題,文中多次出現類似“最多時一天接客十多名”等炒作表述 ,以及“開始賣淫,發現做這行來錢快,也不辛苦,她就陸陸續續‘接客’”等多處低俗的細節描述,容易混淆是非、誤導示范。稿件隨文配發評論《自愛,而后愛人》,僅從情理上進行批判,沒有上升到法理的高度,未能將立論重點轉移到賣淫女行為違法不能效仿的主題上,容易引發讀者對該賣淫女“給予同情”的誤讀。稿件正式刊發前,東南早報官方微信提前推送,新聞標題博人眼球,很快引發許多網站、微信、手機客戶端轉載,擴大了負面影響。
為什么出錯
專家評議員認為,根本原因在于格調偏差、利益驅使、管理松懈。報社為緩解經營壓力,淡化了社會責任,不惜自降其格迎合某些獵奇獵俗心 理的讀者,把“吸引眼球”、“轟動效應”作為新聞刊發的標準,導致新聞價值導向出現偏差。專家評議員指出,該報道在“三審”過程中一路“綠燈”并在東南早 報予以刊發,不但明顯違反國家新聞出版、網絡管理相關規定,而且充分暴露出內部管理松懈、采編流程等相關規定執行監督失之于寬的問題。
今后怎么糾錯
專家評議員認為,要提高認識、認真整改、解決問題。該報刊發獵俗報道一個重要原因是存在“別人能報,我也能報”的僥幸心理。東南早 報應深刻認識問題所在,下定決心認真整改,不能像“割韭菜”一樣,“割了一茬又來一茬”。要切實履行社會責任,牢牢把握正確方向,堅決抵制虛假低俗內容, 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要進一步完善內部選題報批制度和稿件審核制度,杜絕違反相關法律、有悖社會公德的報道,摒棄低俗、暴力、血腥等負面新聞。嚴把內 容審核關,不跟風、不媚俗,不打“擦邊球”,建立更加完善的自查自糾制度,為采訪、編輯、審核等各個環節裝上“防火墻”。評議會結束后,東南早報對該報道 相關人員進行通報批評,對記者、一審編輯、二審編輯、三審值班編委分別扣罰獎金,并多次利用召開編委會和全體擴大會的機會,查找薄弱環節,進行內部整改, 開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完善報社選題報批制度、稿件審核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
更多閱讀
2013年以來,20個省區市和單位試點建立新聞道德委員會,在加強行業自律、接受社會監督等方面取得階段性進展。各試點省市新聞道德委員會也多次對典型案例進行評議,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新聞界不正之風的蔓延。
2013年8月23日,山東省新聞道德委員會召開首次新聞評議會,將“當街毆打老人”報道作為典型案例進行了剖析。道德委成員圍繞“審慎對待網絡信源、提升媒體專業素質”這一主題暢所欲言,并就新聞報道“不能犧牲真實,不能不深入采訪,不能觸犯道德底線”達成共識。
2014年,廣東省新聞道德委員會先后兩次對省內廣電媒體重點民生類節目進行了書面評議,重點對節目中存在的低俗化傾向、炒作惡性案件問題提出了改進建議。
2014年12月,湖南省新聞道德委員會組織召開案例評議會,分別對《永州一法官借斷案“奪妻占財”?》《新房落成,后媽為何被趕出家門》的報道進行案例評議,引導媒體遵守法律法規,規范新聞報道行為。
2015年1月15日,北京市新聞道德委員會針對突發事件新聞報道所涉及的新聞職業道德問題進行了專題評議,并提出八點報道意見,如及時、全面、客觀準確報道,把握好“時、效、度”、重視人文情懷、推動事件的妥善處理等。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