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促整改一批、約談警示一批、組織調整一批、立案查處一批,貴州省開展的干部“大約談”,有些不尋常。
該省各級黨委“五人小組”層層對部分有問題線索的干部進行約談,因約談對象和約談內容指向性強,開展三個月來就有4842名干部主動報告自身違紀問題,其中廳局級31人,縣處級218人,鄉科級1423人。
避免“好同志”淪為“階下囚”,用紀律規矩管住二者之間的空白地帶。貴州通過開展“大約談”,織密紀律之網管住“大多數”。
“大約談”,是用紀律把干部管嚴看住,探索管住“森林”的路徑和方法“省紀委立案調查的貴陽市委原常委、觀山湖區委原書記丁旭東,甕福(集團)公司原董事長何浩明,均已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對爛掉的樹,毫不手軟連根拔起。1至10月,貴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9714件;其中移送司法機關624人。緊盯關鍵少數,共查辦地廳級干部案件20件、縣處級干部案件216件、鄉科級干部案件1696件,同比分別上升33%、104%、87%。
“但在之前的問題線索排查處置中,因為人手原因和傳統辦案政績觀影響,有些問題線索往往會被忽略掉。”省紀委案管室主任馮澤民說。
被忽略掉的線索中有的指向不清晰,有的是反映收受服務對象、監管對象所送貴重煙酒等看似“小節”問題。
“之前,對‘全面從嚴’的認識不夠到位。”一名縣紀委書記認為,紀委一出手就要下重拳,有的問題線索,還有放一放“養大”再查的心態。
全面從嚴治黨,用紀律來丈量全體黨員干部是關鍵。
“不讓一名黨員脫管,不忽視小瑕疵小毛病,抓緊每一次教育挽救干部的機會。”省紀委有關負責人說。
7月21日,貴州省啟動圍繞“兩個責任”、“四風”、損害群眾利益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開展為期三個月的集中專項整治,對問題線索大起底、大清理、大排查。對于梳理出的適宜通過約談處置的問題和對象,省級層面由省委“五人小組”帶頭約談有問題的省管干部,各級層層比照落實。
“對爛掉根的樹,毫不留情拔除;對病樹,要治過來。”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宋璇濤表示,“大約談,是用紀律把干部管嚴看住、抓早抓小、管住大多數的一種嘗試。”
“大約談”,是督促落實“兩個責任”的有力抓手
8月13日,在貴州新聞聯播頭條新聞畫面中,一邊坐的是省委書記陳敏爾和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宋璇濤,另一邊坐的是被約談的省管干部,約談的內容是“根據了解掌握的問題線索,要求實事求是地把有關問題講清楚”。
省委“五人小組”其他成員分別對分管和聯系部門、單位有反映問題線索的省管干部進行約談。
“各級黨委要扎實開展專項整治,實現對干部管理監督的常態化、長效化。”省委有關負責人強調。
該省各級黨委書記既親自參與約談,又高度重視對約談工作的部署和推進。有的縣委書記為了更好開展約談,特意找來黨紀黨規進一步學習。
“各級紀委要把這次集中專項整治作為落實監督責任的重要內容和抓手,切實履責、務求實效。”省紀委主要領導多次指出。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按照一人一套約談方案、一份約談提綱、一份問題清單、一個專用記錄本做好約談準備。
截至10月30日,該省各級黨委(黨工委)“五人小組”和各單位黨組(黨委)有關領導約談了9813人,其中廳局級干部61人,縣處級干部1048人。
“以前,對一些管轄范圍內干部的‘四風’和腐敗問題,有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現象。”一位省直部門黨組書記表示,要知道,這樣的“保護”是害了他們。
此次約談,對落實“兩個責任”不力的,要讓問責的板子狠狠打下去。
宋璇濤集體約談了14名省直有關紀檢監察機構負責人。“有的全年沒有查辦一個案件,是因為無案可查嗎?還是畏首畏尾,不敢監督?或是瞞案不報、壓案不查?”發出的一連串質問,使這些負責人“壓力山大”。
“集體約談,卻像是對我一個人談。讓我如芒在背、如坐針氈。”貴州廣播電視大學紀委書記郭萬才拋開精心準備的提綱說道。
該省開展集中專項整治以來,共對履行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不力的339名干部進行紀律審查、組織處理。
“大約談”,是緊要關頭的“大喝一聲”,體現的是懲前毖后、治病救人
9月29日,貴州省某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嚴某走出約談現場時,壓在心里的石頭終于落地。
約談中,嚴某承認兩次收受2000元禮金,還主動交代了收受禮金11.8萬元的違紀問題。
“不注重黨紀法規學習,加上心存僥幸,才犯了錯誤。約談,是組織對我的關心和愛護。”嚴某深有感觸地說。
從“好同志”到“階下囚”并非“自由落體運動”,重要的是,每一個緊要關頭的“大喝一聲”、“猛擊一掌”。
“通過約談,讓那些在特定條件和環境下,走上歧途的黨員干部知紀明紀、迷途知返,使違紀行為在量變過程中戛然而止。”宋璇濤指出,既堅決維護黨紀黨規的嚴肅性,又讓有問題的同志看到出路,解開“疙瘩”、卸下“包袱”。
對確有違紀違規問題、特別是組織未掌握的違紀事實主動說清,主動上交違紀所得的,按照規定從輕處理。對有問題不承認、不講清、不講全的,一旦查實,依紀依規從嚴處理。
六盤水市商務和糧食局副局長萬昌思在被約談時,被敦促主動說清問題,爭取從寬處理,但他堅決否認違紀事實。事后,萬昌思將受賄款退還給行賄人并要求出具收據,將退款時間提前,妄圖掩蓋受賄事實。最后,萬昌思被嚴肅查處。
有的約談對象沒當場“認賬”,但“紅臉出汗”后,又“回頭”承認。黔西南州文聯一名干部在接受組織約談時,矢口否認曾收受3萬元的違紀事實。但時隔幾天,他又主動向組織檢討,并上交違紀所得。
還有人未被組織約談,卻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主動“認錯”。黔東南州一名副縣級干部,主動說明在縣任職期間多次收受他人禮金5萬元的違紀問題。
督促整改一批、約談警示一批、組織調整一批、立案查處一批,該省通過“大約談”,共對12145名問題干部進行了處理,其中批評教育8713人,誡勉談話2469人,組織處理129人,黨紀政紀處分815人,移送司法機關19人。
省委主要領導指出,在約談中主動交代問題的干部,雖然受到了批評教育、組織處理或者紀律處分,但喚醒了黨章黨規黨紀意識,知錯能改的干部還是有希望的干部。
“我們將把握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持續推進‘大約談’常態化,通過嚴明的紀律管住大多數,形成黨組織監督管理干部、防止黨員干部走向違法深淵的紅色警戒區。”省紀委主要領導對記者說。(中國紀檢監察報 邱杰)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