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男男同性戀艾滋病的感染率接近10%,在這一艾滋病感染高危人群中,每年的新發感染率約5%。本市已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男男同性戀研究隊列,截至目前已增加至8000人。這是記者從昨天市科委舉行的第六屆重大疾病防治科技創新高峰論壇上獲悉的。
急性感染者傳染率是一般感染者30倍
作為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關項目之一,北京艾滋病的科技攻關已取得實質性進展。由北京佑安醫院感染中心主任吳昊承擔的“鎖定及阻斷HIV關鍵人群及關鍵時期的艾滋病防控新策略”項目,目前已經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單中心覆蓋8千人的HIV男男同性戀以及500人的原發感染者隊列。原發感染者即為剛剛發病半年以內的急性感染者。這一人群即為艾滋病防控的關鍵人群。
昨天,吳昊接受北京晨報記者采訪時介紹說,這兩個隊列的建立為艾滋病的防控治療、藥物和疫苗研發提供了重要的樣本。通過對他們行為方式的干預,尤其是對500名急性感染者的鎖定阻斷,可以有效減少HIV的發生率,急性感染者的傳染率是一般感染者的30倍。多年的醫學實踐證明,傳統的控制艾滋病方法,即帶避孕套、禁欲、忠誠等傳統防治模式對男男同性戀的急性感染者效果并不理想,而找到這類人群并進行及時干預則是比較有效的方法。
研究隊列中一半以上大專學歷
吳昊介紹說,從2003年開始,北京佑安醫院開始對艾滋病患者進行免費的檢查和治療。研究隊列的建立就是基于這些來醫院診療的患者。在這一隊列中,年齡以20至40歲為主,一半以上為大專以上學歷,在校大學生占據一部分。從工作行業看,從事服務業者占多數。八成人為非本市戶籍。吳昊分析說,這些數據并不能說明北京戶籍的艾滋病高危人群數量小,而是很多男男同性戀者會選擇大城市生活,城市的寬容度和活動空間會比較大。
據介紹,北京的艾滋病科技攻關成果已經改寫了中國的艾滋病治療指南,預計在全國推廣后,將在2020年前,實現HIV感染者發現率、治療覆蓋率和有效率等達到90%。吳昊說,這樣預計可以降低新發感染90%,同樣把病死率也降低90%。早期治療預期可延長壽命55年至60年,現在的治療目標就是延長壽命達到和沒有感染HIV一樣。
據悉,從2009年啟動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關項目以來,本市共投入科技經費4.4億元,啟動重大科技計劃項目40項,除了艾滋病的科技攻關外,還包括肝癌早期診斷及射頻消融規范化治療、建立我國黑色素瘤治療模式、建立新的急性白血病治療方案等。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