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城市 > 七彩秦州 > 鄉鎮動態 > 正文

    【聚力精準扶貧】秦嶺鄉:產業“造血”農民增收

    (秦州區外宣辦)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秦嶺鄉通過扶持產業化發展,采取土地流轉、“企業+基地+農戶”、大戶承包等多種形式,加大對貧困村農業產業化的培育,通過“四個萬”工程和“2211”工程,助推全鄉精準扶貧工作深入開展。

    竹林村是秦嶺鄉的貧困村,村民大多靠外出務工為主,村里很多農田都成了撂荒地。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秦嶺鄉“對癥下藥”,結合該村撂荒地多、勞動力少和適宜種植中藥材連翹等因素,引進了中藥材企業,對荒蕪土地實行流轉,重新激發土地活力。 秦嶺鄉副鄉長楊海東說,“秦嶺鄉將以公司+農戶的形式,以依托土地流轉帶動其他農戶全面發展中藥材,一個是發展中藥材的規模,二一個是提高中藥材的品種,三是提質擴量的問題”。

    杜天同是竹林村的村民,子女外出務工,家里的幾畝地也撂了荒。在鄉政府的指導下,他將自己的幾畝地流轉給了中藥材企業,每年除了可以得到一定的流轉費用外,還可以在農閑時間給企業打工掙錢。 秦嶺鄉竹林村村民杜天同道出了土地流轉帶來的好處,“流轉了我們老人家沒力氣了,流轉了一天打工給70塊錢,還能打工,這是個好事”。

    一天70元,老杜算了一賬,等連翹全部栽種完畢,大概要20天,總共能拿到1400元,這也算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和老杜一樣,村里現在有50多名老人和婦女通過栽種連翹掙錢。 “全部山上都要弄好,我們將全部受益,他們要掙錢,我們這些人也都要掙錢,大家都要受益啊”,秦嶺鄉竹林村村書記杜務田說。

    今年以來,秦嶺鄉以精準扶貧為契機,憑借自然優勢,積極發動群眾不斷提高自身發展能力,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畜牧養殖等脫貧致富主導產業,強勢推進貧困村“四個萬”工程,和貧困戶“2211”工程,以此實現“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達到村有主導產業、戶有增收門路、人有增收技能的目的,通過產業發展帶動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咱們以中藥材為主的產業現在已經初步形成規模,他的中藥材品種以及連翹、黃芪、冬花、半夏這些品種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氣候,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現在目前累計中藥材種植面積全鄉達到一萬三千畝”,楊海東說。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