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城市 > 陜西 > 正文

    陜西前首富遭約談內情:補償款攤銷或粉飾業績

    對于55歲的“陜西前首富”吳一堅而言,今年的11月注定難熬。盡管金花股份未對外披露,但公司“對土地及其他綜合補償款核算不規范”、“關聯方及關聯交易披露不完整”兩大問題,還是隨著陜西證監局的一則監管措施公告而“浮出水面”。

    “土地補償屬于非經營性收益,一次性入賬,但改變了科目,有可能就會改頭換面成經營收益,分期入賬,從而粉飾業績刺激股價”。11月26日,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就陜西證監局所發現的問題對長江商報記者分析。

    此外,長江商報記者調查還發現,金花國際大酒店與西安世紀金花珠江時代廣場之間的可謂是“兄弟單位”,同為金花投資間接控股企業,但金花股份在2014年報、2015年半年報財務報表附注中未披露上述關聯方關系及交易。

    11月25日,長江證券一位分析師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不管是土地補償款核算,還是信披不完整,都有掏空上市公司的嫌疑,而在11月19日,吳一堅被免去陜西省第十二屆人大代表職務,失去政治光環后,吳一堅之后的金花帝國命運將更加撲朔迷離。

    攤銷迷局千萬土地補償款被指分期入賬

    根據陜西證監局官網公示,金花股份2013年7月曾收到西安市大興路地區未央區域城市綜合改造工作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支付的關于公司原大興路廠區土地及其他綜合補償款。然而,公司將其中部分款項作為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并分年予以攤銷,依據并不充分,進而影響了公司2014年報財務報表的準確性。

    “財務問題一般有兩種,第一種是科目入賬不合準則,屬于技術性錯誤;第二種就是有意改變科目入賬,修改當期收入和利潤,屬于蓄意性錯誤。”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向長江商報記者分析,土地補償屬于非經營性收益,一次性入賬,但改變了科目,有可能就會改頭換面成經營收益,分期入賬,從而粉飾業績刺激股價。

    長江商報記者查詢金花股份2014年年報發現,在遞延收益一項中,大慶制藥廠拆遷補償款被列入政府補助中,總金額為930.5萬元。

    早在2008年,金花股份就公告稱,根據西安市人民政府《關于大興路地區城市綜合改造項目拆遷工作的通告》,公司金花制藥廠生產二部位于的西安市大興路地區城市綜合改造項目已被列入西安市“十一五”規劃重大建設項目之一,該區域內的單位和住戶均需按要求進行拆遷。

    其中,生產二部占地面積2.46萬平方米,擁有廠房及辦公樓等建筑物1.8萬平方米,該部前身為原西安大慶制藥廠,始建于1965年,1999年被金花股份收購。

    長江商報記者計算發現,如果按照賠償總額看,金花股份讓出的生產二部地價就顯得有些“便宜”,土地均價為377.8元/平方米。

    就在此地不遠處,同樣是西安市大興路地區未央區域城市綜合改造工作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協調項目,一宗國有劃撥工業用地土地單位面積地價為591元/平方米,高出金花股份生產二部近一倍。

    長江商報記者調查發現,根據2009年9月20日陜西華地房地產估價咨詢有限公司出具的一份《未央區朱宏路2號一宗國有劃撥工業用地土地使用權市場價格評估》顯示,西安市未央區朱宏路2號評估土地總面積24213.49平方米,單位面積地價591元/平方米(折合39.43萬元/畝)。

    土地“賤賣”后,而今補償款也被“攤銷”,吳一堅的金花帝國出現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

    利益輸送扶持世紀金花關聯鏈條隱現

    伴隨著“核算不規范”,金花股份關聯交易未信披問題也“浮出水面”。

    陜西證監局監管公告同時指出,金花股份全資子公司金花國際大酒店有限公司在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曾向上市公司關聯方西安世紀金花珠江時代廣場購物有限公司提供保潔服務。

    長江商報記者調查發現,金花國際大酒店與西安世紀金花珠江時代廣場之間可謂是“兄弟單位”。

    工商資料顯示,金花國際大酒店屬于金花股份的全資子公司,而金花股份的控股股東則為金花投資控股集團,目前直接持有金花股份15.72%股權,世紀金花股份有限公司則是金花股份的第二大股東,持有其9.83%股權。

    另一方西安世紀金花珠江時代廣場的控股股東則是陜西世紀金花高新購物中心,后者的控股股東則是金花投資控股集團。

    同為金花投資間接控股企業,但公司在2014年年報、2015年半年報財務報表附注中未披露上述關聯方關系及交易。

    針對上述事實,陜西證監局認定金花股份已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并已要求金花股份董事長吳一堅在11月20日攜帶有效身份證件到陜西證監局接受監管談話。

    11月24至26日,長江商報記者多方聯系到金花集團宣傳部部長高勇,但其婉拒了記者的采訪,金花國際大酒店一位辦公室工作人員則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對向世紀金花提供保潔工作并不知情。

    金花國際大酒店對世紀金花究竟是無償服務,還是低價服務,一時成謎。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金花股份2014年年報顯示,公司去年共實現凈利潤3095.08萬元,同比下降32%。

    “百貨業沖擊比較大,世紀金花的業績一直不行,大股東在有傾向性地扶持世紀金花。”一位熟悉金花集團的投資人士向長江商報記者指出,很明顯,金花股份的2014年年報存在很大漏洞,對于沒有公告的關聯交易部分也可能存在利益輸送或虛增業績的情況。

    有意思的是,盡管在信息披露上存在問題,但金花股份近期在二級市場卻受到了投資者的追捧。就在監管部門發出上述決定的后兩個交易日,金花股份股價連續出現漲停。

    財技驚人 幾度讓公司“起死回生”

    這已不是吳一堅第一次玩轉財務游戲,其產業長期因資金和財務問題而備受詬病。

    早在2005年10月份,根據金花股份公告,公司在應上交所要求進行自查的過程中,發現存在控股股東金花投資有限公司及其關聯公司占用公司資金問題,合計6億元。

    公告稱,公司自2004年11月起,將2.85億元以存單質押的方式為金花投資及其關聯公司提供全額銀行承兌保證。該項業務已于2005年6月到期,金花投資及其關聯公司未能如期歸還,公司存款2.85億元已被銀行扣除。這就意味著,金花股份涉嫌虛構2.85億元存款。

    同時,以金花股份名義借貸、由金花投資承擔相關財務費用并主要由金花投資保證、以其資產抵押或第三方保證的10筆銀行借款共計3.17億元,以上占用資金合計6億元。

    有媒體曾報道,據多名接近金花集團的業內人士介紹,雖然吳一堅名聲很盛,但其企業發展一直處于資金饑渴狀態。據調查,在金花集團最困難時期,吳一堅還因企業負債過多而一度被限制出境。“吳一堅本人的抗壓能力非常強,也非常重視政府方面的關系和資本運作,靠著這兩點,基本每次都能度過危機。”一位長期接觸吳一堅的業內人士稱。

    一如此前的資本運作,吳一堅通過自己的政商財技,幾度讓公司“起死回生”。

    “吳總常會把公司高管叫到家里吃飯,常說無論在企業職位多高,與政府打交道永遠把自己當個副科就行了。”金花集團一位離職高管稱。一位公司內部人士對于吳一堅的政商歷程評論是:善于經營關系、財技高超。

    一個值得玩味的信息是,長江商報記者通過金花集團官方網站了解到,截至11月28日,吳一堅回到公司后就參加了七場活動并發表講話,不過,吳一堅參與的多為公益或者創業活動,而公司業務活動,則交由金花投資集團副總裁孫圣明出席。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