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862qo"></strike>
<del id="862qo"><button id="862qo"></button></del>
  • <dfn id="862qo"></dfn>
  • 首頁 > 城市 > 北京 > 正文

    北京廣電局局長李春良出任北京電視臺臺長

    北京廣電局局長李春良出任北京電視臺臺長

    李春良。 東方IC 資料

    北京廣電局局長李春良出任北京電視臺臺長

    趙多佳

    北京廣電局局長李春良出任北京電視臺臺長

    左二為李春良

    最新消息:北京新聞出版廣電局局長李春良出任北京廣播電視臺臺長、黨委書記,兼任北京電視臺臺長。

    今年53歲的李春良是記者出身,此次回到北京臺可謂是“回爐”老東家。他曾擔任北京電視臺制片人、專題部副主任、新聞評論部主任、北京市有線廣播電視臺副總編輯。2000年,不到40歲的他走進機關,出任北京廣電局副局長,9年后成為局長。去年,北京新聞出版局和廣電局合并為新聞出版廣電局,機構調整后,李春良出任首任局長。

    北京廣播電視臺下轄北京電視臺、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北京網絡廣播電視臺等媒體,為正局級單位,李春良此次履新屬于平級轉任。

    李的前任趙多佳,今年已滿60歲,去年剛以北京廣播電視臺長身份兼任北京電視臺臺長。她是經濟記者出身,最早在電臺工作,后調入電視臺先后出任總編輯、臺長。主政電視臺期間,趙多佳非常強調媒體的責任擔當,2013年的北京政協會上,她曾專門發言談了收視率和媒體擔當之間的矛盾。她說:“現在我們的電視帶給老百姓什么,引導老百姓什么,我們真的應該好好去考慮,現在很多電視模式都是購買國外的,這會帶來什么影響?”。對于這樣的市場環境,趙多佳有著自己的堅持,她說:“商業廣播電視就是靠廣告,就是給廣告商服務的,但是我們不是,我們現在的媒體承載著兩個功能,既要承擔宣傳工作,又要自己在市場上打拼。在意識形態里面,這條路走得多難?沒有辦法,我的責任感讓我必須要堅守”。

    北京電視臺確實也在堅守,并在許多商業媒體不愿涉足的紀實影像領域主動出擊,打造了《西藏》、《偉大的抗戰》等一大批精品力作,既叫好又叫座,贏得點贊無數。趙多佳曾說,在紀實產業蓬勃發展的浪潮中,我們必須做!我們能夠做!我們當要做!

    電視臺的小伙伴告訴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同趙多佳一樣,李春良也是一位出色的新聞工作者,為人低調但業務能力突出,他一手創辦了北京臺最早的輿論監督欄目《今日話題》,并培養了一批頂尖電視人才。中國記協1994年創辦全國百佳新聞工作者獎時,32歲的李春良是首屆獲獎者,也是獲獎者中最年輕的一位。

    值得一提的是,李春良年輕時曾參加黃河漂流,這是中國人首次用無動力工具完成對黃河的全程漂流探險,堪稱人類歷史上的一次壯舉。李春良參加”黃漂“,充分展示了這位新聞工作者的膽識和勇氣。

    主政廣電局后,李春良直接推動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創辦,如今這一全球影視行業盛事已經成為北京的一張文化名片。目前,北京國際電影節逐漸走出培育期,進入成熟期,第一屆的“高端起步”,第二屆的“跨越提升”,第三屆的“全面接軌”,第四屆、第五屆逐漸固化形成自己的特色,不僅在組織運行上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模式,更在將北京打造成世界文化名城方面找到了方向。作為組委會秘書長,每年電影節的開閉幕式現場,李春良總是最為忙碌的一位。因為工作關系,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與他多有接觸,他指揮若定,平易近人,把方方方面面都安排得十分妥帖,令人印象深刻。李春良曾在一篇文章中表達過這樣的愿景:“我們力爭用三到五年時間,把北京電影節打造成為與歐洲戛納電影節、美洲多倫多電影節齊名的亞洲第一電影節,躋身世界三大電影節行列。”

    李春良非常重視文化精品的打造,對于內容生產虛火旺盛的情況,他曾多次表示要實行減量推精品的指導方針,始終把精品意識貫徹到工作中,尊重人民群眾主體地位。這一思路與習總文藝座談會精神高度吻合,也與北京電視臺一直堅持的媒體責任擔當一脈相承。可以預見,李春良接掌北京臺后,必將為這個主流媒體陣地注入新的活力。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