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鳥亦仁
終南蓁荒,有奇禽名曰:“火果鳥”,其鳴振振力意,三里之地,猶不可不聞也。
每至日出東海,其首微曲,似牛犢蓄力于頸,又因面色赤紅,與晨日相映,故又名火鳥。日起三竿之時,始發(fā)長鳴?;蛟唬?ldquo;噫!達身不逾時,為君子所喜,此鳥不就,可悲可憫矣。”君子喜之,須達者乎?不然也,鵹膚勿賤,殘顏不容,亦仁也!此鳥發(fā)鳴,不患晨牌不起,但憂一鳴無力,悔之不定,由此觀之,火鳥,仁者之鳥也。
獨木刺
北地有木,上不出日,下不與群生,每有異木延至此地,其必游離也,故名曰:“獨木刺”。
既會合抱之木,獨自言語:“吾軀不達其身,葉不就其盛,言不及其力,何故至于斯?”遂去,不復留也。城郊三里東,有鄭子望而嘆曰:“居擁三寸毛地,失其五彩,不足以長己欲。大道上,順之天,承之命,大道中,逆意無為而治,大道下,戕害貪求之欲,雖即如此,然棄道避欲,奔走乎?弗走也,唯度之以心,量之以理,焉有不和?”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